近日有市民反映,武汉周边城区的一些医院有人体胎盘出售,《楚天都市报》记者随后展开调查。在武汉市新洲区人民医院,产科病房的一名保洁员表示,搞到胎盘,价钱是80元一个。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在“胎盘黑市”中,有个别医护人员的身影,有医院保洁人员充当掮客,于是人体胎盘就这样“供需自由”了。
“胎盘黑市”难以禁绝,无外乎两大肇因:从买方来说,对人体胎盘功效过于迷信。2015年国家药典委员会新修订的《中国药典》上,紫河车(人体胎盘)作为药材已被“除名”。而且医学专家早已表示,人体胎盘的营养成分与动物胎盘大同小异,如果病毒检测等问题难以解决,胎盘就不是“药”而是“毒”,像乙肝、丙肝、艾滋、梅毒等血传播疾病,极有可能通过胎盘得以传播。不过,有些人仍然相信胎盘具有神奇功效,“胎盘迷信”在民间大有市场。
从卖方来说,管理失当是地下胎盘交易泛滥的主因。早在2005年3月,原卫生部就公布《关于产妇分娩后胎盘处理问题的批复》,明确规定胎盘归产妇所有,产妇放弃或者捐献胎盘的,可以由医疗机构进行处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买卖。实际上,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及《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处置单位,应当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内容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者数量、交接时间、处置方法、最终去向等,经办人必须签名。然而,胎盘轻易沦落“黑市”进行交易的现状,足以佐证有些机构并未遵章守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