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原文钊)走进黄沁河部分险工险段和防汛物资储备仓库,实地了解我市黄沁河防汛工作准备情况;走进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实地感受该中心在热心服务和精细化管理理念引导下发生的巨大变化;探访传统村落,并就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建言献策……过去的一年,本报《党报有约》栏目组织“市民观察团”成员,奔走在怀川大地上,见证着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累累硕果。
“市民观察团”是《焦作日报》开门办报的创新实践。2010年,本报开设《党报有约》专栏,把城市转型、重大建设、民生工程等作为关注重点,组织读者开展零距离观摩活动,搭建连接市委、市政府与人民群众的桥梁,进一步激发了党报的活力。
“市民观察团”开了我市市民走进民主政治殿堂的先河。2015年市两会期间,本报《党报有约》栏目组邀请来自企业、社区、农村的6名公民组成“市民观察团”,走进市两会现场。在市人大会议分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期间,“市民观察团”成员被分别安排到若干个代表团中,与人大代表一起讨论和审议。“公民不但能旁听两会,还能提建议、说意见,把老百姓的心声直接带到两会会场,搭起了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市民观察团”成员耿言锋在活动结束后说。
“市民观察团”紧扣社会热点组织活动。去年8月5日,本报《党报有约》栏目组织“市民观察团”走进黄沁河部分险工险段和防汛物资储备仓库,实地了解我市黄沁河防汛工作的完善准备情况,让市民吃上了一颗定心丸。去年11月18日,本报《党报有约》栏目组织“市民观察团”走进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感受了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文化创新等给该中心带来的服务升级,“市民观察团”成员对此交口称赞。
“市民观察团”积极聚焦传统村落保护,组织市民对我市多座传统古村落进行探访,并就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积极建言献策。去年12月6日,本报《党报有约》栏目组织“市民观察团”走进河南省传统村落——孟州市西虢镇莫沟村和孟州市槐树乡耿沟村,参观了明清窑洞、古宅院、地坑院等外貌古朴的建筑群。“市民观察团”成员感触颇深,纷纷就传统村落的保护提出意见和建议。
如今,本报《党报有约》栏目已成为群众日常工作生活的“营养餐”,用一批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专题报道,吸引广大干部群众在工作和生活中善于正确使用党报党刊,同时激励“市民观察团”的脚步,在怀川大地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