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在建、未建70万平方米,已基本具备建设条件。到6月底,30万平方米新建住房具备入住条件;到9月份,36.9万平方米的新建住房具备入住条件。
和谐征迁,体现党员干部以民为本的作风
故土难离。拆除自己家里的住房,为推进城市发展大提升、群众生活大提升搬迁让“路”,这在征迁群众和解放区决策层心里非常纠结。
“要取得征迁群众的理解和配合,就要设身处地为征迁群众着想,充分考虑和维护群众利益,不但要依法拆迁,还要以情拆迁,创造性地实现和谐拆迁。”区委书记原永宏这样要求包户征迁的工作队员们。
在这次征迁工作中,该区把宣传动员工作与解决征迁群众反映的遗留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区分包县级干部每天进村指导工作,与村两委干部共同研究征迁方案,对分包单位进行责任分工,责任明确到户,并对原南水北调主河道征迁过程中遗留的60余个“疑难杂症”,积极应对解决,组织力量一条一条地调查论证,及时召开党员大会及村民代表会进行广泛动员和征求意见,以保证处理结果让群众满意。
该区对于生活困难的征迁群众,通过物资救助、提供就业机会等方式给予救济和帮助,对于特别困难的征迁群众,纳入城市低保,确保征迁群众生活无忧。
该区每周拟订一个宣传动员征迁主题,围绕“送祝福、送温暖、送健康、送政策”等4个方面开展宣传动员,让征迁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东于村征迁安置工作组建立工作组队员、党员、村两委干部分包一户困难家庭的“三包一”台账;东王褚征迁安置工作组对重大疾病户、残疾人家庭进行登记造册,并和村委会结合制定帮扶细则;西于村征迁安置工作组要求工作队员利用春节走亲访友的有利时机,帮助无过渡房源的征迁户寻找安置房源;城镇居民征迁安置工作组带领分包人员同6户征迁户结成帮扶对子,在就业、就学、就医等方面提供帮扶;在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新店村征迁安置工作组邀请市书法家为征迁群众义写春联600余副,赠送给征迁群众……
耐心细致讲政策,真情实意解民忧,动迁群众不仅看到有房住,更能亲身感受到工作队员亲人般的关怀、体贴和帮助。西王褚村征迁户、76岁的张玉明老人患病住院,负责该村征迁安置工作的民主街道征迁安置工作队员王凯、王伟,多次带着慰问品到医院嘘寒问暖,耐心讲解征迁的形势、政策,认真听取老人对征迁安置工作的想法和要求。新庄村一名征迁户对自己家里统计的面积有疑问,分包该户的焦北街道征迁安置工作队员张伟、李争攀三次到征迁户家里了解实情,将一笔笔账算给当事人看,耐心解答每一个问题,直到该征迁户理解满意。
和谐征迁,检验党员干部攻坚克难的作风
说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难也不变。征迁安置工作,已成为解放区考验和锤炼党员干部作风的主阵地,更是党员干部作风和能力的一次大检验。面对奔波在征迁安置工作一线的300余名党员干部,解放区叫响了“谁英雄谁好汉,动迁安置工作比比看”的口号。
区党政一把手原永宏、陈泓在一段时间内把征迁安置工作当成了自己的办公地点,一个村一个村了解情况,一家一家走访,先后9次召开区委常委扩大会议,听取专题汇报,交流信息、安排任务、研究问题、推进工作。
“目前区征迁安置工作实行区委常委牵头,县级干部分包到村、街道和区直单位分包到户的分包机制,推行包签协议、包搬迁、包拆除、包过渡安置、包回访、包稳定、包搬进新居的征迁安置‘七包’新机制,还在区一楼大厅设立征迁安置进度公示栏,每天公示进度,让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做到心中有数、心中有责。”负责征迁工作的副区长王静锋说。
没有节假日,不分白天黑夜,工作队员以不怕委屈、不怕吃苦、不怕麻烦的“三不怕”精神和完不成任务不罢休的责任感投入征迁安置工作中。入户宣传动员阶段,该区各个征迁安置工作组,针对各自分包的征迁户坚持上午、下午两次入户沟通感情,每天下午汇报当天工作进展情况。工作队员白天登门找不到人,就在晚上去;在家里找不到人,就到他们可能去的地方找;正面交谈一时做不通,就动员其外围社会关系一起攻关。区委宣传部征迁安置工作组分包一户征迁户在外干装修,连续几天在其家门口守到半夜仍未见到人,但他们没有把困难上交,而是通过征迁户的亲朋好友在市区找到了正在装修干活的征迁户本人。
“在本次征迁安置工作中,党员干部身上体现的科学严谨、爱民真情和务实重干作风,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凭着这种精神财富,我们一定会按时间节点完成市定征迁安置工作目标任务。”原永宏信心十足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