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隆冬时节,修武大地依然充满活力,随处可见重点项目和园区建设的繁忙景象,无不彰显出加快发展的勃勃生机。先进制造、电子信息、大旅游、大文化、大健康等七大战略新兴产业项目,相继开工、竣工,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2016年,该县3个省重点、19个市重点、106个县重点项目分别完成投资7.95亿元、28.9亿元、81.8亿元,分别超年度目标33个、67个、2个百分点。
2016年,该县特色商业区新入驻企业6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3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7亿元、税收收入1亿元。
2016年,该县产业集聚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6亿元,增长45.7%,税收收入1.1亿元,增长15%;从业人员达2.5万人。主导产业成功调整后,主导产业工业增加值占比达65%,较2015年提高了16个百分点。
这一年,县委、县政府按照“重新进入全省‘第一方阵’、让焦作在中原崛起中更加出彩”的目标要求,认真贯彻省、市党代会精神,扎实开展“近学许昌、远学扬州”活动,把重点项目推进和“三区”建设作为转型发展的主要抓手,凝神聚力,砥砺前行,有力促进了经济持续健康平稳发展。
该县始终坚持发展为上、项目为王,牢牢抓住项目不放松,以项目建设支撑跨越发展。一是抓项目推进,严格落实县级领导干部分包、分类推进项目建设等工作机制,对重大问题实行现场调度、当场交办、限时解决,大力推动项目快落地、快开工、快投产、快达效。2016年,该县实现了两个“百分之百”,即龙源电气集团成套电气设备及智能控制设备生产项目、云台山云武堂项目等58个计划新开工项目百分之百开工,河南大润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工业铝材和节能建筑铝材及铝合金精密深加工项目等38个计划竣工项目百分之百竣工。二是抓项目服务,该县38名县级领导、62家责任单位、66名具体责任人按照企业项目“暖心工程”的要求,对联系分包的83个项目企业,实行“三位一体”“两不见面”“周调度”工作机制,以优质服务换取项目建设“加速度”。三是抓项目谋划,紧紧围绕转型升级和战略支撑,谋划云上的院子·乡村度假小镇项目等“八大战略”龙头项目,初步排定健康路东西延长等十大城建项目,无锡灵山集团云台山太极文化旅游项目等十大旅游招商、在建项目,金水·修武电子工业小镇等十大工业项目,重庆青山集团等十大工业招商项目,城北小学等十大民生项目,为经济发展备足后劲。
该县始终坚持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把产业集聚区作为稳增长、调结构的关键支撑,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工业振兴的前沿阵地,着力做大做强本土企业。在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方面,该县以“圆焦作汽车整车梦”为目标,对产业链上下游进行延伸,龙瑞新能源电动汽车和中轴皇马汽车利用核心技术,与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开展战略合作,实施年产15万辆电动汽车产业园和年产1万台专用车辆成套装备项目,实现盘活存量。截至目前,重庆青山集团已带领9家供应商、河南建升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邀请合作商来修武共商合作大计,集聚效应逐步显现。该县力争在3~5年内,建成年销售收入达500亿元的产业集群。在光电子产业方面,金水·修武电子工业小镇项目开工建设,鑫宇光科技在“新三板”挂牌上市,总投资10亿元的光子创客基地项目在豫商大会上成功签约。在中铝转型示范园建设方面,依托中州企业,积极探索企地合作新模式,着力打造氧化铝及铝精深加工产业为主的现代循环经济示范区。在热电产业园方面,依托神华国能集团有限公司焦作电厂,编制《修武县热电综合利用产业园区发展规划》,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该县坚持发挥优势、培育特色,充分发挥云台山旅游品牌优势,一手抓特色商业区建设,一手抓民宿产业和特色小镇发展,双管齐下、多点支撑,加快旅游“二次创业”步伐。一方面,完善特产商业区平台功能,将游客服务中心、云台山区间车始发站、绿道驿站等项目合理布局,形成合力,总投资26亿元的云台旅游商贸港项目开工建设,云台古镇、老年健身中心等项目顺利推进,以郑焦铁路修武西站为起点的城区公交车开通运营,“景城融合”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另一方面,不断丰富旅游业态,成功举办“云台山+”文化旅游养生产业招商项目推介暨签约仪式,总投资50亿元的云台山特色旅游小镇等8个项目成功签约;规划开发好利来云台心岸小镇、当阳峪绞胎瓷小镇、后雁门云台冰菊小镇等特色小镇,编制修武民宿产业资源库,成功引进莫沟缔造团队合筑集团,云上的院子·乡村度假小镇、云台天寨慢生活等精品民宿产业项目即将实施,着力打造旅游产业集聚区。
该县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县将始终秉承“发展为上、项目为王、创新为要、生态为本、优化为主、服务为先”的理念,按照“说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难也不变”的要求,紧盯各产业龙头企业、行业先锋、初创企业以及中央企业投资重点和产业布局新动向,布局以“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聚焦发展,聚力项目,持续抓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为我市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在中原崛起中更加出彩贡献修武力量。
(辛文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