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焦作网谈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爱在东交口 欢乐迎新年
市中医院脑病科护佑百姓安康
“禁燃”要宣传与处罚并重
“求1分”
辩证看待网络流行语
“检查”
安安全全过大年
市中心血站慰问贫困学生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7 年1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爱在东交口 欢乐迎新年
——焦作网等组织网友新春走基层送温暖侧记
作者:本报记者 王龙卿 实习生 王月松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1月14日,焦作网等组织部分网友开展新春走基层活动,到修武县西村乡东交口村为山区部分困难家庭送去温暖。

  7时30分,参加活动的我市100多名黎明脚步网友在市东方红广场集合。简单的仪式过后,他们分成小组,向东交口村进发。蓝天白云下,大家一路上尽情享受徒步运动的快乐,历时近一个半小时、走了约8公里路程后,到达东交口村。平日里安静的小村庄突然热闹起来,村民们从家里出来,老老少少聚在一起,黎明脚步舞蹈队队员为村民表演活力四射的舞蹈,一名音乐学院的大学生一展甜美的歌喉……寒冷的山村回荡着欢声笑语。

  西村乡是省级贫困乡,东交口村仍有一些家庭生活困难。活动举办方为牛长安等4个家庭送了油、米、面等年货。牛长安年迈多病,家里还有一个瘫痪在床的儿子。为了村里申报省级传统村落,他手持镰刀上山帮忙寻找金靴印、跑马眼、取剑石等古迹遗址。李中德的老伴瘫痪,家里经济困难,有人多次欲买他家老房上的“芝兰室”木栅,都被他拒绝了。李孬家里经济条件差,儿子30多岁还没成家,但为了东交口村的旅游事业,他把自己家的老匾和民国版的手抄书贡献了出来。李小会家庭生活困难,身为老党员的他为了东交口的美好明天,身先士卒,打扫出来两处老院落供人们参观。

  孩子是祖国的希望,网友们还为山区的孩子们赠送了爱心书籍。网友参观了东交口村,古朴传统的建筑风格,保存完好的历史遗迹,种类繁多的土特产让他们大开眼界,流连忘返。

  村民们在家门口摆放着自家的土特产,这些都是纯天然无公害的绿色农产品。网友“飘”买了一些核桃,“刚进村口就看到许多山货,这些纯天然无污染的东西很难见到,价格也很实惠。”村中卖蜂蜜的姜大爷最开心,当天就卖出了250公斤蜂蜜,卖了7000多元钱。黄希罕和李丽君母女忙坏了,烙的小鏊馍供不应求。李丽君是河南师范大学的学生,放假回到家乡,还帮妈妈卖自家种的红薯、南瓜和柿子等。

  摄影爱好者网友“心如兰”一边拍摄美景,一边大发感慨:“东交口炊烟袅袅,阡陌绕村,唐砖宋瓦,古寺梵音。这里的民风淳朴,这的环境幽静,是摄影创作的好地方。”

  在市区工作的贤姜强告诉记者:“东交口是我的故乡。感谢焦作网和焦作黎明脚步志愿者协会、焦作艺术摄影学会等联合策划的这次活动。我们村通过焦作日报、焦作网的宣传,有了很大的知名度,近几个月来每天都有100多人来参观。这些户外爱好者和摄影爱好者来到我们村,观光游览创作,既宣传了古村文化,又让村民们得到了实惠,真是一举多得。希望在全域旅游和精准扶贫中,我的家乡更加美丽,贫困家庭尽快脱贫致富,村里的古民居得到更好的保护,父老乡亲生活一天天好起来。”

  (扫码观看活动视频)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