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市民谢女士刚买了一辆新车,可开了一段时间后,她发现自己对该车还是不太满意。为什么呢?因为这是她买的第一辆车,购车前她给自己定下了如下条件:合资品牌、大红颜色、时尚外观、真皮座套等,除了外观外,对车的性能几乎没有什么具体要求。结果开了一段时间发现那些平时认为高大上的配置在用车时大多华而不实。笔者发现,生活中像谢女士这样的车主不在少数,他们的经历告诉我们,购新车时里子比面子更重要。
邻居家前两天发生这样一件事,女主人去电器城买电视机,尽管之前已经做了些功课,最后还是多花了近2000元。回家后,她发现买的电视机除了品牌具有优势外,那些听起来高大上的功能平时很少用,而这正是让她多花钱的主要原因。其实,买车也是如此。按理说,如今车型越来越丰富,买车可选余地也很大。可是现实恰恰相反,很多消费者在选车过程中都会经历很长时间,从车型到品牌,再到配置,最终却要受制于颜色、库存和价格,最后买了计划之外的车。
新车配置非常多,其实真正有用的没多少。在选车的过程中,配置是不少消费者十分关注却难以看透的概念,如果你打开一份展厅的汽车配置表,好几页的配置一定会让你眼花缭乱:比如鹰眼锐利大灯、高端镀铬装饰条、科技LED日行灯、动感轮毂等。对于消费者来说,这些显然具有迷惑性。对于车漆,很多消费者只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却没有留意不同颜色的配方会有不同。很多车型的车漆会有一部分为金属漆、一部分为普通漆,这就需要购买时仔细关注。消费者对软性、真皮这些配置越来越在意,而媒体在宣传时也会刻意突出这些,这就导致不少人产生皮座椅就一定高档、内饰摸着软就一定豪华的误区。相比这些,合理的人体工程学坐姿则更重要些。
相比这些面子性质的配置,笔者认为下面的配置更值得关注。行车电脑信息是否够全面;多功能方向盘会增加用车的便利性,胎压监测已经是国家强制安装的安全装备;多个气囊,紧急情况会多一分保护;ESP是重要的基础安全装备。
如果你是新手,买车更需要理性思考,不要盲目跟风。在自己的预算内,尽量选择质量好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