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传胜
春节是欢聚的日子,自然少不了大宴宾朋。在“吃”字频频出现的这个传统佳节,不少人免不了“每逢佳节胖三斤”。其实,不科学、不健康的饮食不仅容易使人发胖,还容易导致癌症发生。今天,我们《中医健康会客厅》邀请市中医院内三科主任史国梅,为我们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主持人:史主任,请您介绍一下,哪些不良的饮食习惯容易诱发癌症。
史国梅:好的。第一,喜欢吃非常热的食物。我们在临床上发现,很多消化系统癌症患者,特别是食管癌、胃癌患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喜欢吃非常热的食物。我们的食道壁非常娇嫩,只能耐受50℃~60℃的食物。超过这个温度,食道黏膜就会被烫伤。如果反复如此,可能引起质的变化,发展为肿瘤。因此,最合适的食物温度是不凉也不热,在40℃左右。我国食管癌高发地区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食管癌患者中有很大比例的人喜欢热饮。有数据显示,中国人患消化道肿瘤明显多于西方人,这与中国人多喜欢热食,一日三餐均喜配以热汤,如菜汤、面糊等有关。相对于中国人,西方人的饮食较为简单,平时少见热汤,而多饮用果汁、可乐等冷饮。“菜来了,趁热吃!”这是饭桌上常听到的一句话。以后,这个习惯一定要改一改了。 第二,吃东西太快。吃东西太快对身体有非常大的危害,因为食物咀嚼不细,对消化道有伤害,会产生较强的机械刺激,时间长了,食管癌、胃癌等光临并不是件意外的事情。
第三,吃得过饱。吃太饱也会对身体造成危害。《黄帝内经》里有句非常经典的话:“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说明一次吃很多东西,首先损伤的是我们自己的肠胃。中医古书《济生方》指出:“过餐五味,鱼腥乳酪,强食生冷果菜停蓄胃脘……久则积结为症瘕。”从古人的经验看,饮食过量就会使肠胃功能失调,时间长了,得癌症无法避免。
第四,吃过硬的食物。过硬的食物一般比较粗糙,容易对食管造成磨损。食管一旦长期损伤,就会诱发炎症,进而导致食道癌发生。
第五,爱吃腌制、烧烤食物。河南省林州市曾是食管癌的高发地区,有关部门对该市食管癌发病人员登记统计发现,这些患者大多爱吃腌制的咸菜。后来,该市采取对群众进行健康宣传等防治措施,食管癌发病率明显下降。从这个例子来说,腌制食品与食管癌的发生有着很大的关系。
第六,长期吃剩菜剩饭以及霉变食物。如果长期保持这种饮食习惯,这些食物中含有的亚硝酸盐会反复刺激消化道黏膜,可诱发食管癌、胃癌、肝癌等肿瘤,这是确凿的、临床公认的。据媒体报道,江苏省扬州市有一家三口人相继查出胃癌、肠癌等消化道肿瘤,当地医生认为,其病因与全家人长期吃剩饭剩菜和霉变食物有关。
主持人:健康饮食习惯都有哪些呢?请您给大家谈一谈。
史国梅:健康的饮食习惯一般有这几种:一是要细嚼慢咽。细嚼慢咽有助于消化,专家建议,每吃一口饭就要放下筷子,将注意力集中在咀嚼上,每一口都要细细地咀嚼30次以上。二是特别饿时喝点粥。人在极度饥饿时食欲特别好,看到什么都想吃。其实,此时胃肠消化功能已经受损,大吃大喝很容易造成食滞。特别饿时,应少量吃一些半流食,如粥、面或米线,然后再慢慢恢复正常饮食。尤其要注意,特别饿时别进食牛奶、豆浆、酸奶和白薯,这可能引起消化问题。三是两餐间隔4~6小时。两餐间隔太长或太短都会对人体造成影响,太长会产生高度饥饿感,影响劳动和工作效率;间隔时间太短,消化器官得不到适当休息,会影响食欲和消化。一般混合食物在胃里停留的时间是4~5小时,因此,两餐间隔4~6小时比较合适。
主持人:春节期间,我们在饮食上还要注意哪些问题?
史国梅:春节期间,北方人喜欢用油炸一些食品,如麻花、丸子等。对于这些油炸食品,一定要少吃。另外,要避免吃一些辛辣刺激的食物,因为会损害食管和胃,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危害。春节期间,喝酒不可避免,但千万别喝太多。众所周知,喝酒对肝的伤害极大,如果短时间内过度喝酒,会引发肝病。特别需要一提的是,春节期间,患有癌症的病人尽量不要吃海鲜,因为吃这些容易发病,尤其是食管癌和胃癌患者。总之,春节期间,饮食上一定要注意均衡,少吃一些肉食,多吃一些蔬菜、水果,让我们健健康康过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