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传统习俗,过了农历正月初二,人们就该提着礼品走村串户、探亲访友了,但温县黄庄镇西虢村村民任国全和妻子吕小柳却在招待亲戚的同时,忙得不可开交,因为他们还要照料自己管理的8个大棚里的蘑菇。
连日来,任国全白天忙着过年的事情,晚上就住在蘑菇大棚旁边的简易宿舍里,一有时间,或上网查阅蘑菇管理、栽培技术和销售信息,或蹲在大棚里仔细观察蘑菇的生长情况。他说:“我种蘑菇就像照顾小孩一样,一会儿不在大棚,心里就想得慌,生怕温度、湿度出现一点点偏差,影响蘑菇生长。”因为他和妻子对蘑菇很有感情,很多村民称他们为“蘑菇夫妻”。
人勤春来早。农历正月初五下午,刚刚浇过水的蘑菇大棚里雾气氤氲。任国全刚刚送走亲戚,就连忙和妻子赶到蘑菇大棚忙碌起来。在任国全简易的宿舍,记者看到,一台电脑摆在桌上,一些种植蘑菇的书籍摆在床头。大棚里,一些蘑菇嫩芽探头探脑地刚冒出来。吕小柳说:“俺家老任过年这几天每天晚上都住在大棚,前几天刚刚采摘过一茬蘑菇,他就用这几天清闲的时间上网查资料,和客户聊天。”
头脑灵活的任国全过去一边种地,一边做彩钢生意,后来由于腿疼放弃了彩钢生意。一次,他出门转悠时,发现村边有许多边角小块散地,很难大面积耕种农作物。任国全突然生出一个想法:现在国家政策这么好,何不将这些小块散地流转过来种蘑菇呢?他的这个想法很快得到村两委的支持。在村两委的帮助下,他于2016年6月份到孟州市一个朋友那里学习了蘑菇种植技术,又自筹资金30多万元承包了13亩小块散地,克服许多困难盖起了8个大棚,并于2016年9月份正式运营。
“现在咱农民搞种植再也不像以前那样难了,技术管理知识可以从网上学,销售渠道也可以从网上找,方便多了!”任国全胸有成竹地说。正是靠着学习钻研和掌握的网络信息,从去年9月份到今年1月份,他种的蘑菇已经销售到郑州、巩义、温县等市场,赚取利润近6万元。致富不忘乡亲,他在村里招聘了12名农民在蘑菇大棚工作。
任国全说:“干这活很累,但俺累得充实,累得高兴。今年,我还要投资再建两个大棚,扩大规模,带领更多乡亲致富!”
夜幕降临,广袤深邃的夜空下不时传来人们的欢声笑语,披着一身风尘的任国全又踏上了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