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真的想不到,那穷日子终于过到头了,俺种的菜不仅有了销路,如今又开了这个小店,俺爷俩今后可再也不用为生活发愁了。”春节前夕,在焦作市塔南路一农贸市场里,修武县西村乡平顶窑村村民郭相让开心地对笔者说。
平顶窑村属省级贫困村,郭相让父子是平顶窑村的贫困户。在2016年的脱贫攻坚帮扶活动中,市公安局帮扶工作队进驻该村,因人因户施策,鼓励郭相让父子种植了2亩无公害西红柿,收入近2万元。同时,驻村工作队还多方联系,在市区塔南路一农贸市场设立了平顶窑村土特产销售站,交给郭相让父子经营并免除租金,生意十分红火。
春节期间,走进修武县城关镇东关村村民王光明家的小院,一座崭新的砖混结构的房子赫然矗立眼前,院内有条笔直平坦的水泥小道连接着新房和院门。走进新房,宽敞的空间内,客厅、卧室、厨房应有尽有,布局合理。眼前的景象与几个月前王光明的住所形成了鲜明对比。
今年51岁的王光明和儿子王亮二人相依为命。由于儿子患有间歇性精神病,必须有人看护,王光明不能外出打工,只能靠平日在村里运送蜂窝煤的微薄收入维持生活。多少年来,爷俩一直居住在20世纪60年代修建的土房子中。2015年冬季的一场大雪,把老房子压塌了。
在扶贫攻坚战中,城关镇党委、镇政府和焦作市女性创业协会等5家单位共同出资,为王光明修建了新房。
眼下,在修武县,像郭相让、王光明这样走上脱贫道路的贫困人口数不胜数。2016年,修武县扶贫工作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全县共有9个贫困村2130名贫困人口退出了贫困序列。
修武县共有贫困户2868户,贫困人口9406人。其中,贫困村34个,贫困户1623户,贫困人口5555人;面上村137个,贫困户1245户,贫困人口3851人。
为破解脱贫这道难题,修武县委、县政府按照省里出台的“1+N”精准脱贫政策体系,专门出台《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严格执行脱贫攻坚“5个办法”“5个方案”和“5个专项方案”,建立了比较完备的“1+N”精准脱贫政策体系。
为确保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修武县强化组织领导,专门成立以市委常委、修武县委书记郭鹏为组长的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按照中央和省、市部署,召开脱贫攻坚动员大会,会上,县委、县政府与各乡镇党委、政府签订脱贫攻坚军令状。此外,修武县还根据阶段性工作需要,采取定期召开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的办法,对各阶段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梳理,提出问题,指明方向,引导和推动各乡镇、县直各单位进一步坚定信心和决心,强化责任和担当,把思想认识统一到脱贫攻坚上,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开展脱贫攻坚上,把党员干部的精力集中到帮扶困难群众脱贫致富上。
积极强化联系指导,修武县委、县政府明确34名县级领导干部联系34个贫困村,不定期到所联系的贫困村开展调研或现场办公;积极强化驻村帮扶,由33个市、县主要部门向34个贫困村派驻帮扶工作队,并在全县开展联系服务全覆盖活动,组织县直单位在137个面上村都派驻了帮扶工作队,每名机关党员干部联系分包村15户村民。各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由一名副科级以上干部担任,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由单位中层党员干部担任,按照每周“下五住四”的工作要求,扎实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县直各包村单位“一把手”任驻村网格长,每月26日为驻村党员活动日,每季度召开一次驻村难题隐患分析会,具体研究部署联系贫困村工作。各帮扶工作队员吃住在村,走村串乡、深入农户,调查研究摸实情,出谋划策引路子,想方设法解难题,形成人人有责任、层层抓落实的局面,有力推动了脱贫攻坚工作。同时,各帮扶单位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要求,做到联系工作原则上不脱贫不脱钩,联系贫困村摘帽后还要持续开展联系工作至攻坚期结束。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修武县各级各部门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依据这一政策“组合拳”,迅速行动,密切配合,扎实工作,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工作,全面落实“转、扶、搬、保、救”,带领大批农村贫困人口走上脱贫道路。
精准识别,摸清底数。修武县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严格按照农民人均年纯收入2855元作为判断贫困户的基本标准和“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六定”的工作方法,统筹考虑“两不愁、三保障”因素,对贫困户进行认真细致的甄别。各乡镇、县直帮扶工作队在农户本人申请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村党支部会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大会决议、乡镇审核、县级复审的“两公示一公告”程序和“六签字”工作法,对全县贫困户进行精准识别。截至2016年6月30日,该县共精准识别出贫困户2868户、贫困人口9406人,为全面结对帮扶工作的开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多管齐下,精准发力。在政策支撑方面,修武县委、县政府组织扶贫、财政、人社、发改委、民政、教育、卫生、交通、水利等部门,认真研究出台支持脱贫攻坚工作的配套政策,即1个总体方案、4个管理办法、4个专项方案、1个通知和1个意见,共5个文件11项政策;由教育、水利、卫计、电力、水利等相关职能部门起草的扶贫专项方案随即出台,以最大力度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在发展生产方面,修武县一是筹集资金135万元作为产业扶持脱贫专项资金。一方面投入35万元,在西村乡甲板创村打造融合体验旅游、民俗旅游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体系;另一方面投入100万元,用于五里源乡南庄村发展蔬菜大棚种植。二是紧紧围绕修武县的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引导贫困群众依托五里源乡油用牡丹种植基地、西村乡皂刺种植基地、郇封镇良种繁育扶贫基地和冰菊种植基地、王屯乡延陵大葱种植基地、五里源乡松花蛋加工等产业基地,通过发展种植、养殖产业实现脱贫。在教育助学方面,修武县通过全面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确保不让一名贫困学生因贫失学。截至去年年底,修武县各级各部门通过落实政策,先后为21名建档立卡贫困高中生免除学杂费;通过“大学生圆梦”行动为19名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提供5.9万元资助。在社会保障方面,该县为754户贫困户共1936名贫困人口办理了低保手续,去年前三季度共发放低保金222.9万元;医疗救助1211人次,发放医疗救助资金116万元;临时救助360人,发放救助资金73万元。在转移就业方面,该县积极开展送岗位下乡活动,共开展了11轮送岗位转移就业招聘活动,组织131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676个,达成就业意向199人。其中,贫困劳动力达成就业意向131人;积极开办技能培训班,专门面向23个贫困村开办了34期培训班,培训劳动力1795人。其中,培训贫困劳动力791人,使贫困劳动力掌握了一技之长。在创新帮扶方面,该县为扎实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有效拓宽帮扶渠道、解决政府扶贫资金投入不足的难题,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源向贫困村、贫困户集聚,与北京波纹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全省范围内率先谋划实施了“互联网+扶贫”新模式,引入了“零分贝”精准扶贫公益平台,目前已对接的公益扶贫项目正在加快推进。
扶贫要扶精气神,既要管好“肚子”,让贫困户吃好住好,更要管好“脑子”,让贫困户真正从精神上站立起来。只有这样,他们才能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好的未来。在驻村工作中,市人社局帮扶工作队进驻五里源乡南庄村后,采取机关下属27个党支部分包南庄村27户贫困户的做法,针对每个贫困户不同的家庭状况,采取不同的帮扶措施;市房管中心帮扶工作队进驻西村乡双庙村后,投入21万元,为双庙村修建了双峡市场,设置经营摊位41个,无偿、优先分配给9户贫困户;县住建局帮扶工作队在帮扶五里源乡西板桥村的过程中,利用自身优势,积极申请危房改造资金14万元,对村两委会办公场所进行修缮,并为贫困户提供了20个绿化清洁工作岗位。同时,各乡镇、县直各部门积极开展多渠道、全方位帮扶,纷纷结合自身优势,各出实招,有效推进了脱贫攻坚工作。云台山镇安排2名贫困人口就近到云台山景区就业;县人民医院开展精准健康扶贫行动,为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健康扶贫卡,他们均可享受门诊挂号免费、住院自负费用补贴50%等优惠政策;团县委、县妇联等部门通过“大学生圆梦”行动,为19名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提供了5.9万元资助;县人民法院驻西村乡西大掌村工作队注重发展产业扶贫,投入5万元建设蔬菜大棚,安排贫困群众就近打工。
增加投入,夯实基础。该县一是向上级申请扶贫专项资金。去年以来,共申请中央、省、市专项扶贫资金3批705.3万元。二是县财政设立扶贫专项资金,专门安排1000万元用于脱贫攻坚,同时又拿出500万元债券资金用于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为28个贫困村实施34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三是部门投入资金,电力、发改委、交通、水利等部门共投入脱贫攻坚资金1540.5万元。
为确保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实效,修武县专门成立3个督导组,由3名副县级领导干部任组长,县委办、县政府办、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县扶贫办等部门的党员干部为成员,不定期对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开展督导。去年6月份以来,该县已进行4轮督导,印发3期通报、12期简报。在督导工作中,各督导组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原汁原味、点名道姓、不讲情面地指出存在问题,要求有关乡镇、有关县直单位认真研究,拿出整改意见,建立整改台账,实行问题销号制;对措施不力、行动迟缓、在期限内没有整改到位的,对少数县直帮扶工作队员缺岗、工作不力的进行通报批评,对成绩突出的,以简报形式予以通报表扬。
如今,修武县上下正在以昂扬向上的斗志,横下一条心,拧成一股绳,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小康路上不落一人。在退出机制上,修武县严格程序,做到有序退出,自去年11月份启动脱贫程序以来,根据《修武县贫困退出实施办法》要求,历经贫困村自查申请、乡镇初审、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现场复核、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研究等程序,确定西村乡桃园村、虎路峪村、平顶窑村、小东村、南庄村,五里源乡西板桥村、西水寨村,王屯乡前董村,云台山镇兵盘村等9个贫困村摘掉贫困帽子,有2130名贫困人口退出了贫困序列。其中,通过发展产业促使302人脱贫、通过转移就业带动1579人脱贫、通过实施社会保障稳定实现201人脱贫、通过特殊救助实现29人脱贫。
据修武县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县今年将切实加快项目推进,督促各单位通过自身投资、协调已确定的扶贫项目,迅速启动实施到位;对省、市扶贫资金项目、债券资金扶贫项目,配备专职人员、狠抓落实推进,每个项目都要建立台账、细化工作措施、压实工作责任,夯实贫困村退出贫困序列的基础。同时,突出抓好转移就业和产业扶贫,紧紧围绕该县的产业优势,形成特色,打造亮点,增强造血功能,实现稳定脱贫。此外,要落实帮扶措施,督促各乡镇、各帮扶单位认真分析贫困村、贫困户的致贫原因,按照“一户多策”“一人一策”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帮扶计划、帮扶措施,加大落实力度,实施精准扶贫。 辛文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