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2月3日,春节过后上班的第一天,刚刚参加完全市“植树造林,绿色发展”动员大会,市领导王小平、徐衣显、姜继鼎、王明德、秦海彬、王宏昌、杨娅辉、郭鹏、刘涛、刘新旺、贾书君、胡小平、杨青玖等就集中乘车来到解放区上白作街道老牛河村影视湖绿化基地,与1000余名干部群众一道,参加“植树造林·绿色发展”万人植树活动。
初春的山阳大地,空气中带着丝丝寒意。但是,一到植树现场,市领导就兴致勃勃地拿起铁锹等工具,开始分头植树。他们有的扶树正苗,有的挥锹培土,有的踩土定植,每一道工序都做得一丝不苟,热火朝天的场面洋溢着暖暖春意。
与市五大班子领导一起参加植树活动的还有焦作军分区的官兵以及团市委、市妇联、市林业局、市园林局、解放区的干部群众。
不止如此,在马村区待王路东孔庄段,在中站区龙翔街道寺后村黄泥坝复耕地,在博爱县寨豁乡汉高城村废弃矿点,在孟州市西虢镇寺上村、梁庄村吉祥路两侧,在沁阳市西万镇义务植树基地,在修武县南水北调干渠古汉段,在武陟县S104线谢旗营镇程封段……同一时间也进行着热火朝天的植树活动,全市各县(市)区五大班子领导均参加了此次植树活动。
据悉,全市12个植树点共1.5万余人参与了此次“植树造林·绿色发展”万人植树活动,栽植树木5万余棵,参与人数之多,栽植面积之广前所未有。
上篇:创森掀开绿色发展新篇章
天蓝、地绿、水净,是一个美丽城市的底片。坚持绿色发展,是焦作人一贯秉持的理念。
2016年9月19日,在延安召开的2016森林城市建设座谈会上,我市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创森成功为我市林业生态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也掀开了我市林业生态建设的新篇章。
焦作作为传统工业城市、中部地区首批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能够取得“国家森林城市”这个绿色生态荣誉,来之不易。这一沉甸甸的荣誉背后,靠的是各级各部门持之以恒的韧劲、勇争一流的拼劲、齐心协力的干劲,更体现了市委、市政府“说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难也不变”的坚定决心,标志着我市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2012年以来,我市连续五年组织召开高规格、大规模的全市创森工作大会。市财政对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绿化用地,给予每亩每年1000元的奖补。仅高速公路、南水北调高标准绿化两项,创森以来市本级就兑付奖补资金5000余万元。创森的成功,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自创森以来,我市上下齐心协力,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严格对照国家森林城市标准要求,克难攻坚,开拓创新,使全市森林资源总量快速增长,为整体实现由“黑色印象”到“绿色主题”的转变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截至2016年年底,全市林地面积达到161.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1.2%;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0.0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1.07平方米、林网控制率达95%、道路绿化率达81.3%、沟河水岸绿化率达88.81%、村庄绿化率达44.27%,各项指标均超过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标准,“山水田园、森林焦作”的城市风貌日益彰显,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下篇:建设生态焦作蹄疾步稳
创森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生态建设、绿色发展,永远在路上。
2016年6月14日,刚上任不久,市委书记王小平就在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上强调:“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做好北山治理和环境保护工作。”
2016年6月27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衣显在视察我市北山生态环境治理情况时坚定地说:“要把北山治理作为抓好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的突破口,痛下决心、硬起手腕,从严监管、综合施治,坚决打赢北山治理攻坚战,推动焦作转型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这种决心与勇气,源于市委、市政府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对未来发展勇于担当的责任和使命。
今年,我市抢抓时机,制订了《森林城市三年提升计划》,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森林资源培育任务71.71万亩。其中,太行山生态建设工程40.4万亩,通道绿化工程7.8万亩,水系绿化工程3.1万亩,农田林网建设工程0.32万亩,森林抚育工程20万亩,争取实现林业生态建设“开门红”。
今年,我市将变单纯的造林为“造景、造富、造福”,围绕高速公路两侧绿化、引黄入焦干渠两侧绿化、南水北调干渠两侧绿化等绿化项目,开展建设一批高标准、高质量的林业重点工程。
此外,今年我市还将全面推进国储林项目建设省级试点工作,坚持造林、管护两手抓,对破坏森林资源的各种违法行为保持严打高压态势,适时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全面巩固绿化成果,提升林业生态建设水平,努力打造生态、宜居、美丽的焦作。
治山、绿城,保护生态环境、坚持绿色发展,焦作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拥抱绿水青山,实现景城融合,打造生态、宜居、美丽的家园,焦作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