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质量立市 上一版3
新姿态 加油干 谱新篇
图片新闻
深度融入勇担当 打造命运共同体
开展“集中学习周”活动
迅速进入工作状态
续写“怀姜”传奇
图片新闻
安排部署全年工作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2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续写“怀姜”传奇
——写在博爱“怀姜”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之后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记者 高小豹

  “前乔篓、后乔筐,苏寨萝卜上庄姜,七方姑娘不用相”“要想发,种三辣”……在“太行山下小江南”之地——博爱县,流传着这样一些俗语。由于这里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保水保肥性很强,加之日照充足、气候适宜,植物生长能够充分汲取营养,其果实最终成为同类中的精品。“上庄姜”(又称“怀姜”)正是这里一宝,属同类生姜中的佼佼者,位居“怀庆三辣”之首。

  2016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技术审查会上,博爱“怀姜”因具有一定质量特色,产品质量特色与产地地理及人文因素具有一定关联性等,被确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的获得,不仅维护了“怀姜”生产加工者的合法权益,并且对保护“怀姜”这一地方特色农产品,促其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生产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都说博爱“怀姜”好,可它究竟好在哪儿呢?

  掸去浮尘看“怀姜”

  “博爱‘怀姜’与其他地方的生姜相比,味道鲜,香辣宜口,干物质多,久煮不烂,最为关键的是富含蛋白质、硒、钙、镁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2月4日,博爱县质监局副局长沈斌谈到“怀姜”的品质特征时说。

  据介绍,普通生姜辣味清淡,颜色白黄,水分高,丝少且短,干物质少,结构疏松,煮久易烂。而“怀姜”味道辛辣,富含丰富的姜黄素,丝多且细,颜色鲜黄,由于干物质多,含水量少,致使它块节紧凑、质地致密,易加工贮藏且久煮不烂。

  沿着历史的长河回望,1600多年前的博爱已经开始栽培“怀姜”,晋代诗人潘岳任怀庆令时曾写到“瓜瓞蔓长苞,姜竿纷广畦”。我国许多地方均种植姜,可是尤以“怀姜”最为著名,有诗为证:作帝师兴百代周,寒居表里见吾愁,蛮也最恶桃花瘴,不中怀姜老少头。清乾隆十五年,乾隆朝拜月山寺时品尝“怀姜”后赞不绝口,将其定为宫廷贡品。

  岁月悠悠,博爱“怀姜”的种植跨越千年历史,已经形成了浓厚深远的“怀姜”文化。2009年,“上庄姜种植与加工”被列为第二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南面邙山,北靠太行山,西临王屋山,东面一马平川,三面环山的博爱县是独特的“牛角川”地形,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千百年来,在丹河与沁河两大河流的不断滋养下,让博爱形成了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保水保肥、松软透气、富钾少磷的土壤特质。因此,这里种植的生姜口感最为独特别致,产量非常高,是生姜中的精品。

  土地里的“金疙瘩”

  博爱县月山镇花园村过去叫北上庄,因乾隆巡游时夸赞这里“水榭凉亭好风光”而得名,所以“怀姜”又叫“上庄姜”。这里是博爱县姜种植重点区域之一。据了解,目前,博爱县姜种植面积扩大到5000亩,是2014年姜种植面积的10倍。主要分布在月山镇花园村、宏昌街道下期城村、金城乡等地,年产量600多吨,平均亩产2000公斤,最高亩产达3000公斤。

  “‘怀姜’现在正是窖藏时期,到3月中旬才取出晾晒,立夏前后开始种植。姜地是不重茬连作的,这是我们新流转的准备种姜的30亩地,年前刚上了畜肥。我们种的‘怀姜’品质好,主要还是靠前期对土地的护养。”博爱县月山镇花园村张文军指着翻新后正在晾晒护养的姜地说。从事“怀姜”种植的张文军,对“怀姜”就像对待他的孩子般用心呵护。

  “我从2010年就采用标准化种植,在‘怀姜’种植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技术规范,按照标准化组织生产。经过4年规模化种植,我们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种植技术规范,一亩地一年能产3000多公斤姜,比其他人种的姜每亩高出1000多公斤。‘怀姜’现在可是咱农民土地里的‘金疙瘩’啊!”张文军自豪地说。早在2007年,博爱县就建立了省“怀姜”标准化种植示范区。在“怀姜”种植过程中,该县先后制定了《“怀姜”种植技术规范》《“怀姜”质量技术要求》等技术规范。2016年,在博爱县质监局的引领推动下,该县又制定了“怀姜”省地方标准。

  “怀姜”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让张文军这些种植和销售“怀姜”的农户更加兴奋。最近10年间“怀姜”的市场售价一般都是附近省份生姜的2倍,平均价格在每公斤10元左右。去年,张文军的10多亩姜地共收获“怀姜”3万多公斤,一亩地净获利2.5万元。张文军说,“怀姜”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对进一步拓展“怀姜”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可以让更多的人认识“怀姜”、了解“怀姜”、购买“怀姜”。

  “怀姜”迎来新机遇

  春节,让博爱“怀姜”又火了一把!礼品生姜、姜糖膏、姜酱、姜茶……节日送博爱“怀姜”也成了一种时尚。

  近年来,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更加注重生活品质,“怀姜”因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备受追捧。生姜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调味品,也可入药,有解毒、散寒、温胃、止吐、止咳、止泻的功效。民间广为流传着“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早吃三片姜,如喝人参汤”等俗语。怀庆府人在感冒发热或胃肠不适时,常常买些“怀姜”煮水喝,排热解毒。

  目前,博爱县注册从事“怀姜”生产加工销售的企业共82家,产品品种包括“怀姜”糖膏、“怀姜”茶、“怀姜”酱等8种。

  “‘怀姜’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使我们对‘怀姜’的发展前景更加看好。近年来,我们紧紧抓住电商行业迅猛发展的契机,推进我县农业现代化发展。随着‘怀姜’市场的进一步扩大,有力催生了‘怀姜’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下一步,我们将努力发挥电子商务的优势,把‘怀姜’打造成博爱县品牌农产品和标准化农产品中的领军品牌,做大做强‘怀姜’产业,推动全县经济增长。”博爱县电商办主任李伟说。

  电商的发展也给农产品销售带来了极大的机遇。2015年以来,博爱县大力推进电商发展,以博爱“怀姜”为原材料制作的“怀姜”糖膏等姜产品销路非常好。目前,淘宝网上销售“怀姜”糖膏的店铺有3000多家,90%以上是博爱货源。2016年,博爱县姜产品年销售额累计超过1亿元。

  “怀姜”好,还真不是传说。如今,“怀姜”已成为博爱县农业支柱产业,为进一步推进“怀姜”产业发展,该县还成立了“博爱县怀姜产业协会”,并制订了“怀姜”产业发展计划,通过积极与研究机构对接,研究开发适合不同年龄段消费人群的产品,鼓励“怀姜”深加工企业创新,培育龙头企业,打造产业集群,使博爱“怀姜”成为影响全省、辐射全国的名优名牌。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