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文娱·体育丨山阳城 上一版3
1月份票房同比增26%
两幅梵高画作失而复得 昨日起在意大利展出
图片新闻
国际田联延长禁令 俄罗斯队无缘田径世锦赛
图片新闻
国际足联联合会杯 参赛队伍全部确定
凤梨花遐思
感恩的礼物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7 年2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1月份票房同比增26%
业内批“挣快钱”思路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今年,电影市场开门红。1月份,全国票房收入共计48.5亿元,同比增长26%,再度刷新历史纪录。

  对于电影行业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好消息。2016年下半年,电影市场增速下滑,外界一致解读为“行业寒冬”。然而,对于热火的市场,业内人士并不“买账”。有分析人士认为,电影行业看似表面光鲜,实则虚假繁荣。

  1月份电影票房收入同增26%

  根据微影时代数据,2017年1月份,全国票房收入共计48.5亿元,与2016年1月份的38.5亿元相比增长26%,再创历史新高;影院数量7913家,与2016年的6488家相比,增长了22%;电影播放场次700万场,与2016年的538万场相比增长了30%;观影人数高达1.33亿人次,与2016年的1.17亿人次相比增长了15%。

  纵观全月数据,上半月票房市场较冷,元旦档同比有所下滑,进入春节档期后,票房开始直线飙升,最高点出现在大年初一(1月28日),单日票房突破8亿元,刷新历史单日票房纪录。

  从数据来看,2017年电影市场开局精彩。这让人不禁疑问,说好的“寒冬”呢?

  回溯2016年全年,在《美人鱼》的带领下,春节档打出一个“大满贯”,业内人士纷纷畅想全年票房收入600亿元不是梦。然而现实是残酷的,2016年第二季度以来,票房收入增速骤降,全年票房收于450亿元,同比增长2%。

  痛定思痛,业内认定,“寒冬”将至,对2017年也给出悲观的判断。有不少分析师认为,2017年中国票房总收入将维持在450亿元左右。

  谁曾想,2017年一开年,悲观论者就被华丽的数据撞了腰。

  行业浮躁透支未来

  有意思的是,即使2017年1月份票房收入再创新高,但是对于全年市场表现,业内仍持悲观态度。

  今年开年票房走高的主要原因在于春节档加持,乐正传媒研发咨询总监彭侃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去年农历春节是2月份,票房收入都算在2月份的数据里,而今年过年早,1月28日即大年初一,于是,仅凭借春节档前两日的票房收入,直接拉升了全月的票房数据。”

  从整体来看,情况并不乐观。彭侃进一步表示:“近些年,电影市场渠道不断下沉,屏幕数量急剧增加,却没有优质的内容来支撑。比如,今年春节档几部影片上映,观众有所期待,所以大年初一当日票房收入破8亿元,说明受众市场数量庞大。但是,随后几日票房收入就开始‘腰斩’,因为电影口碑不行,观众看完电影后发现一部比一部烂。”

  当下,中国电影圈最大的问题在于——浮躁。“当下中国电影和资本走得很近,热钱涌动,大家都想着捞‘快钱’,怎么尽快忽悠观众,这就导致两个现象:第一,电影成为一种投资平台,以回报率来区分电影的优劣,而不是口碑;第二,推高明星艺人、导演身价,优质影片是需要时间去雕琢,需要沉下心来去创作的。而当下一线演员、导演不搞创作,不想着怎么雕琢剧本,却把心思放在赚钱上面,想着怎么成立空壳公司,运作资本套现。整个行业风气是浮躁、扭曲的。反观电影水平并未有明显进步,不仅优质影片稀缺,哪怕是中等水平的电影也寥寥无几。影片的质量跟不上银幕增长速度,将成为2017年全年票房走低的主要原因。”彭侃如是说。

  辛 朗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