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贾定兴
春节期间,总有一些人不能回家与家人团聚,他们充分发扬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尽心尽职、默默奉献在各自的岗位上。秦晓燕就是其中一位。
1月29日,农历正月初二,是秦晓燕值班的日子。不到7时,她便离开温暖的家,冒着寒风来到市妇幼保健院,开始了一天的工作。秦晓燕所在的产科二区共有27名产妇,她不仅要对这27名产妇一一进行巡查,还要根据各自状况开具相应的医嘱。“现在感觉怎么样?有没有哪里不舒服?”“要注意多休息,保持良好心态。”每到一个产妇的床前,秦晓燕都会仔细地叮嘱一番。当天下午,由于一名产妇出现状况,她前去处理。本该18时下班的她,一直忙到22时才回家。
第二天,秦晓燕值夜班。由于放心不下那名产妇,她早上又来到医院,看到产妇安然无恙,秦晓燕便准备回家照顾两个还在发高烧的孩子。这时,有一名高龄产妇需要立刻做手术。于是,秦晓燕打消了回家的念头,上了手术台。经过几个小时的抢救,终于母子平安。放下手术刀,秦晓燕还没来得及休息,值班室的电话又响起来,又有一名产妇需要医生。就这样,秦晓燕接连做了4台手术。傍晚时分,电话响起来了,是丈夫打来的。电话里,丈夫十分焦急地告诉她,3岁半的儿子由于发高烧,已经出现了抽搐现象。听到这一消息,她强忍内心的焦虑,语气平静地告诉丈夫:“我这边刚做完手术,患者还需要观察,你先带孩子来医院吧。”放下电话,秦晓燕泪如泉涌。
由于病情较重,秦晓燕的儿子住进了该院保健楼四楼儿科重症监护室,而秦晓燕值班的产科二区在三楼。为了不耽误工作,秦晓燕只能在工作间隙,换上便装,上四楼替换丈夫,照顾一会儿儿子。看着躺在病床上的儿子,秦晓燕眼圈泛红。她告诉记者,自己目前最大的新年愿望就是孩子能快点好起来。“既然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就要担负起责任,努力提高自己的医术,尽己所能救治更多的人。”说到这里,秦晓燕用纸把眼泪擦干,稳定好情绪,又下楼进行新一轮巡查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像秦晓燕这样的医护人员在市妇幼保健院还有很多。该院产科二区主任王仁存告诉记者,产科目前共有89名产妇,为了保障产妇们能够顺利生产,产科一区、二区、三区值班的医护人员加起来每天不少于1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