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农历正月初五,沁阳市柏香镇东司马村的街心广场,锣鼓喧天、红绸飘飞、狮子翻腾,年味儿浓浓……
东司马村是唐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贞的故里,文化底蕴深厚,虽然只是一个仅有400多口人的小村庄,但从我国恢复高考以来,却出了120名大学生和10多名硕士生、2名博士生。
以前,村里传承近400年的狮子舞在周围十里八村享有盛誉,经常应邀到其他村表演;后来,因外出打工人太多,狮子舞被迫“下岗”。
近年来,国家鼓励土地流转,重视发展种植业和饲养业,外出工作的人陆续回乡创业,村里很多人靠养猪、种冬瓜富裕起来;全村人集资,再加上从省、市两级财政争取来的资金,该村将所有道路都铺成了水泥路,路两旁栽上了绿化植物。
富裕起来后,人们渴望过上有文化气息的生活。2014年,该村党支部请村里几个爱跳舞的人当老师,组建了一支女子舞蹈队。去年,村里又筹集资金购置了大、小舞狮各一对,挑选10多名年轻人,并聘请老艺人对他们进行言传身教,使狮子舞重新在村里出现。
为欢度“文化年”,女子舞蹈队自发排练了《开门红》《祖国您好》等10余支喜庆舞蹈,舞狮队的小伙子也努力排练,两支演出队相互合作,为村民献上了精彩的“村晚”节目。
春节期间,整个村子都沉浸在浓浓的文化氛围里,每天下午,女子舞蹈队和舞狮队都会为村里人表演。
“看罢舞狮看跳舞,今年俺村的年味儿十足!”一位村民兴奋地说。
该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杨廷杰说,现在村里人靠饲养业和种植业富裕起来了,不缺吃、不愁穿,很多人家还买了小轿车。建设新农村,不能只满足于吃好、穿好,我们还要用文化“武装”人,用文化活动丰富大家的生活。今年,该村打算自己筹资并向市里申请资金,购置一批体育健身器械,努力让每一个村民都能参与到文化体育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