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文化焦作 上一版3  4下一版
时代不断变迁 团圆情怀不变
“百姓文化超市”春节火了
图片新闻
市怀梆戏曲摄影专题展开展
沁阳:根石精品庆新春
图片新闻
沁阳市图书馆新馆免费开放
愿做摄影天地里的一株小草
小小讲解员博物馆里“上岗”
焦作百姓文化超市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7 年2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元宵节是一抹浓浓的乡愁
时代不断变迁 团圆情怀不变
本报记者 王玮萱 实习生 郑微雨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一粒粒圆润香甜的元宵正如新春第一次月圆的景色,寓意美好。本报记者 杨 帆 摄
 
   

  一粒粒甜腻的果馅儿在水、糯米面与箩筐的共同创造下,变成北方人心中的元宵、南方人心中的汤圆,在元宵节又化作了中国人心中的团圆与思念,元宵节到来意味着春节的结束。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作上元节,此时一粒粒圆润香甜的元宵正如新春第一次月圆的景色,寓意美好。

  元宵节前夕,有着30多年元宵制作经验、54岁的张家仁带领全家人争分夺秒地赶制元宵。

  1984年,家住博爱县金城乡的张家仁和爱人程小青拉着平板车来到和平中街卖元宵,并挂起了“程记元宵”的招牌。可以说,那时的焦作于张家仁而言并不陌生,因为与其长年居住的农村并无二致。“30多年前,和平街从东到西全是土墙瓦房,街上长年看不到一辆小轿车。现在位于纪念塔东侧的东方百货当时也只是一处两层小楼,当时焦作最好的酒店——四海春与东方饭庄也集中在纪念塔周围。与现在的酒店相比,它们就是一处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饭店,可在那时谁要被请去那里吃顿饭就算是过大年了!”张家仁感慨地说。

  那时,张家仁和程小青拉着平板车在和平街的马路市场上叫卖元宵,风雨无阻,每一粒元宵里都是他们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

  上世纪90年代,焦作城市建设开始嬗变。很快,张家仁看到,和平街上的土墙瓦房变成了一幢幢挺拔而起的单元房,小轿车开始频繁往来于大街小巷。

  张家仁说:“发展得太快,就像做梦一样。现在,我还清晰地记得,修万方桥时很多工人在我的摊儿上吃元宵,看着他们干活儿太辛苦,我会在碗里多盛上一两个元宵,有时还会搭上些白面馍。也就是那个时候,我和爱人决定不再跑马路市场了,于是穿上洁净的卫生服,挂上健康证,开始进店规范经营,并请老师给我们的小店书写了‘程记元宵’的招牌。这一晃又是20多年,我们把元宵店做成了品牌老店,靠着小店收入,养活了一家老小。现在,孩子们在焦作已各自成家,生活美满。”

  据说,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我国就已将农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而中国人吃元宵的历史则更为久远。在众多民间传说中,众多大人物都和它沾上了边,而不论哪种版本,都饱含着中国人对团圆的美好愿景。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