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 军
金鸡贺岁,文化过年。
看演出、品戏剧、逛展览、观民俗、领春联、游庙会……春节期间,我市各地春节文化活动异彩纷呈,以不同的文化元素和活动主题,为370万焦作人民送上了一道道精美的文化大餐,为喜庆的新春佳节增添了浓浓的文化味儿。
文化盛宴贺新春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宣传部和各级宣传、文化部门认真组织今年春节的文化活动,各种形式的文艺联欢会、节目展演营造出春节特有的喜庆氛围。
焦作市春节群众大联欢、焦作市迎新年曲艺专场晚会、焦作市新年合唱音乐会等20多项文化艺术活动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来自全市城乡的文化团体、文艺工作者为全市广大干部群众送去了欢乐和祝福。
从农历正月初一到农历正月十六,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共同主办的“文明河南·春满山阳·暖暖新年”2017年焦作市春节文化活动,分别在焦作影视城和市东方红广场开展,相继举办了市第一届戏剧节、市第三届艺术广场舞大赛、春节优秀文艺节目展演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剧目展演、各类展览等活动。活动内容涵盖多种艺术门类,音乐、舞蹈、戏剧戏曲、小戏小品、传统武术、摄影等应有尽有。活动筹备中,全市共举办136场选拔活动,从2000余个节目中选出140个优秀文艺节目、20个艺术广场舞代表队,100余个国有、民营、业余院团和文艺团队参加春节文化活动展演和比赛。活动期间,共举办各种演出40余场,参演人员近1万人次,观众近100万人次。
这一系列形式多样、异彩纷呈、年味十足的春节文化活动,为老百姓送去了暖暖的祝福,奉上了丰盛的节日文化大餐。可以说,群众文化好戏连台,载歌载舞欢度佳节。
民俗文化醉心田
歌曲和舞蹈构成了欢乐的海洋,绽开的花朵映衬着飞扬的笑脸。从2月4日(农历正月初八)开始,作为我市传统经典的春节文化大餐,焦作市“文明河南·春满山阳·暖暖新年”2017年春节优秀文艺节目展演在市东方红广场精彩上演,太极拳、舞龙、舞狮等国家、省、市级非遗保护项目和一大批富有焦作特色的民间艺术珍品竞相展现,为广大市民送上了一场民俗文化盛宴。
在为期9天的春节优秀文艺节目展演中,来自各县(市)区的演出团体推出了13场文艺专场演出,集中了各县(市)区选调本地农村(社区)文化中心编排的40余个列入国家、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优秀文艺节目和各群众艺术团体自编的文艺节目。
锣鼓震天响,非遗贺新春。热闹的龙狮虎舞、喜庆的秧歌、威武的盘鼓、矫健的传统武术、时尚的新编歌舞和许多国家、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把浓浓的过年气氛不断推向高潮。80岁的蒋忠信和老伴是济源人,今年来焦作的儿子家过年,他们对记者说:“没想到焦作过年这么热闹,演的节目都很有特色,希望每年都能看到,而且一年比一年好。”
作为我市春节文化活动的另一个会场,焦作影视城早在农历正月初一就开始举办各种春节文化活动,为期16天的焦作市第一届戏剧节在这里精彩举行,来自各县(市)区的11个剧团为广大戏迷献上了21场演出。活动中,《清风亭》《花木兰》《五女拜寿》等经典剧目轮番上演,专业而又精彩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和叫好声,为逛庙会的游客奉上了一道精彩的戏曲文化大餐。
文化惠民幸福年
写春联、贴春联是春节的传统习俗。春节期间,我市组织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深入开展迎新春义务写春联活动,把祝福送进千家万户。
优秀电影放映活动、“千幅作品送千户”活动、元宵节灯谜竞猜大会、迎新春书市……我市各级文化部门组织文艺小分队,春节期间深入社区、农村、企业,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惠民活动,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群众的心坎上。
各县(市)区依托“百姓文化超市”,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据了解,春节期间,“百姓文化超市”访问量达到21万次,接收订单近1000个,其中有部分配合全市春节文化活动的订单,也有个性化订单,订单内容主要以歌曲、戏剧演出为主。
乡音歌盛世,文化送吉祥。2017年春节,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在让群众享受欢乐、祥和、和谐的文化生活的同时,更激发了山阳儿女在新的一年里加快建设“四个焦作”、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的豪情壮志。①2
更多报道见今日本报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