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提出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把发展工业作为头等大事、放在重要位置,把领导力量向工业倾斜,真正让工业在焦作跻身全省“第一方阵”的进程中打头阵、唱主角、挑大梁。
工业如何打头阵?关键在于筑牢工业强市战略,撸起袖子加油干,全力以赴推进工业十大项目建设,培育工业航母,助推焦作转型。精心运作下,蒙牛乳业产业集群项目、万方铝业高端铝深加工产业基地项目、隆丰皮草皮毛综合加工产业园项目、铁路电缆中国通号产业园项目、超威电源年产900万KVAH新型大容量胶体阀控密封动力型和储能型铅酸蓄电池项目、中原内配年产180万只国六排放标准商用车钢质活塞项目、中铝中州铝业转型示范园项目、风神股份全球工业轮胎研发中心及高性能乘用子午胎(二期)项目、佰利联年产20万吨氯化法钛白粉项目、多氟多年产30万套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项目应运而生。
十大项目规模之大、含金量之高、后劲之足、推进之顺,着实让人振奋。工业十大项目是培育大企业集团的关键一招,是筑牢工业强市根基的重中之重,是焦作实现跨越发展的第一引擎。要牢固树立上大项目才能大发展的理念,优惠政策向十大项目倾斜、优质资源向十大项目汇聚,集全市之智、举全市之力,确保十大项目早日建成、发挥效益。
设立培育大企业集团专项资金。资金来源主要从市工业、科技、人才专项资金以及大企业集团新增税收和企业高管新增个税地方留成部分中筹措,积极帮助大企业集团争取国家、省等各类政策性资金和基金。
实施奖励激励。对年度主营收入达到10亿~30亿元企业,以后每跨越一个10亿元台阶,受益财政相应给予20万元奖励;对年度主营收入达到30亿元及以上企业,以后每跨越一个20亿元台阶,受益财政相应给予40万元奖励;对营业收入首次突破200亿元、150亿元、100亿元、50亿元的企业集团,受益财政分别给予企业经营团队200万元、150万元、100万元、50万元奖励;对企业应税主营收入达到20亿元及以上、同时企业上缴税收占应税收入比重达到5%及以上的,按企业新增地方税收贡献,由受益财政给予30%奖励。
强化创新驱动。对新获批国家级重点(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培育对象,收益财政一次性给予150万元建设经费补助;对新获得国家认定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工业设计中心的培育对象,收益财政一次性给予100万元建设经费补助。
大力实施开放创新。鼓励培育对象与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所在我市建设公共创新平台,建立联合开发、优势互补、成果共享的产学研用合作机制,对建成投运的平台,按平台实际完成设备投资的20%,由受益财政一次性给予补助,最高补助1000万元。
加强智能制造。支持企业加快智能制造步伐,深化信息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营销服务等全产业链的应用。对获得国家智能制造示范项目、省智能制造工厂、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彻企业,受益财政一次性给予50万元补助。
支持并购重组、上市。支持培育对象通过收购、兼并、控股相关企业的优良资产,实施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合作重组,加快做大做强。对培育对象通过整合、合资、合作、并购、重组等方式进行扩张的,给予一企一策的政策支持。
支持企业集团化发展。鼓励实现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对我市企业兼并重组市外企业并将企业总部(或区域独立法人总部)和税收迁转到焦作行政区域范围内的企业,经认定按企业新增地方财政贡献,受益财政给予企业10%的奖励,连续奖励5年。
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快过程,推动企业上市融资,对已上市企业用好定向增发融资工具。对开展股份制改造、上市融资、增发融资等奖励,除按《焦作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金融产业发展的意见》等有关政策执行后,境内外主板上市的再奖励100万元;对于定向增发的上市企业按照增发总额的0.1‰实施奖励,最高100万元。
鼓励以商招商。凡经培育对象引荐市外客商来我市投资的,自新设立企业投产并实现税收起,受益财政按其当年上缴新增地方留成部分的10%奖励给引荐方企业经营者,并连续奖励5年。对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含其全资子公司企业)的,再给予引荐方企业经营者50万元奖励;对引进中国500强企业(含其全资子公司企业)的,再给予引荐方企业经营者20万元奖励。
保障要素供给,实行用地优先保障。根据培育对象需要情况,每年市统筹预留一定用地指标优先解决其增资扩产的用地需求;优先支持培育对象进入省大用户直供电范围,降低企业用电成本,用电指标、用电高峰期避峰负荷指标向培育企业重点倾斜;支持培育对象引入竞争机制,降低企业用水、用热、用气等要素成本。
强化人才支撑。对培育对象在焦作缴纳个人所得税且年薪15万元及以上的高级人才,受益财政按其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的50%给予奖励;支持培育对象引进行业顶尖人才、领军人才、创业人才及其团队,并享受《中共焦作市委焦作市人民政府关于引进培育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的意见》有关政策;发挥市企业家培训平台作用,对培育企业高管实行全方位培训;支持我市中等职业学校、技术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依托企业建设企业校区和师资培训、学生实训基地、就业创业见习基地。
培育工业航母,健全机制抓推进。要严格落实推进机制,特别是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对项目实行全程跟踪、全程服务、全程负责。要充分借鉴外地经验,吸收技术,学习管理,主动上门,提前介入,联合验收,为项目建设提供全过程、全方位服务。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坚持分类推进,对在建项目要全力抓进度;对刚开工或即将开工项目,要搞好前期服务;未开工项目要做好协调工作,促其早获批、早落地。所有项目都要实行量化管理,实行倒计时,以日保周、以周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确保十大项目顺利推进。
夯实责任抓推进。各分包领导要准确把握自身定位,吃透项目情况,真正做到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及时为项目建设排忧解难、扫清路障;各联系单位要发挥好承上启下、沟通内外的枢纽作用,既要对联系项目负责,做到实时跟踪项目进度、全天候提供优质服务,又要对分包领导负责,履行好参谋助手职责;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主动作协调、搞服务,形成干部围着项目转、资金围着项目投、人才围着项目引、功过围着项目论的强大工作合力;项目业主要履行好项目建设主体责任,抓住机遇,用足政策,通过实施项目拓展市场、抢占先机,实现提质增效、快速发展。
优化服务抓推进。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项目至上、服务为本的理念,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全力以赴为十大项目建设创优环境、搞好服务。公检法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强买强卖、强装强卸、敲诈勒索、恶意阻工等干扰项目建设的行为;纪检监察部门要落实效能监察和问责机制,坚决查处懒政怠政、吃拿卡要、刁难企业等影响项目正常推进的行为。
推进工业十大项目建设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转型发展的战略决策,是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的重要举措,对于焦作筑牢工业强市根基、增强核心竞争力、培育经济新增点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