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我市暗访市直机关单位节后上班情况
医疗服务创新在“指尖”
加大救助力度 解困难群众之困
市环境保护主题摄影大赛作品展暨颁奖仪式举行
世界太极城 温县当先行
市委政法委召开民主生活会
温县项目建设2016年成绩单
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工作推进例会召开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2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医疗服务创新在“指尖”
本报记者 冯新瑞 本报通讯员 李 磊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阅读提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医疗服务的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为百姓安享健康生活,输入着创新力量,也为城市创新驱动战略的推进,提供着来自医疗一线的技术支撑。在创新焦作的建设征途中,当我们回眸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焦作市肿瘤医院)的2016年,当我们看到这家医院摘取的“改善医疗服务创新”国字号大奖,或许我们会对医疗服务的创新产生全新的认知。

  1月17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改医管局联合健康报社共同主办的2016年度“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典型经验宣传推广会在北京召开,“2016年度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荣誉称号花落怀川。

  近年来,始终走在医疗服务改善创新路上的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再次因医疗服务意识的不断增强和上下求索的创新精神,从200余家参选医院中脱颖而出,站在灯光璀璨的领奖台上。

  这家医院的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

  回眸这家医院始终被创新精神引领的2016年,我们会发现,医疗服务的创新正在“指尖”上洋溢。

  创新、创新、再创新的思维,驱动着这家医院的跨越式发展,让“指尖”之上的医院为群众带来就医的全新体验。

  因时而进

  打造“指尖”上的医院

  网络“微时代”,“指尖”,被赋予了全新内涵。

  然而,对于有病急需求医问药的许多市民来说,轻点“指尖”就能找到合适的医生,听起来依然有些“天方夜谭”。

  但是2016年,“天方夜谭”的故事,在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落地生根”。

  2016年8月8日,在省、市卫计委领导和专家以及患者的共同见证下,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互联网医院正式启动,也成为我市首家互联网医院。自此,广大患者将在这家互联网医院开启“指尖”上的就医新模式。

  “指尖”上就医,是何种全新的体验?

  其实,体验互联网医院很简单。患者只需要通过手机扫描微信二维码或者下载“焦作智慧医院”APP软件,登录互联网医院完成手机注册,并绑定社保卡或者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卡,即可在线选择科室和医生。互联网医院通过与医院的信息系统无缝对接,实现了线上、线下就医流程的全程联动。

  市民刘女士说:“一部手机即可随时随地完成挂号、预约医生等流程,十分便捷。”

  不必排队叫号,就医服务尽在“指尖”轻轻一点间。如此具有变革意义的医疗服务创新得以推出,依托的正是该院因时而进的信息化、数字化建设。

  “提升医院服务质量,改善患者就医体验,绝非一句空话。”该院院长李富梅说,“互联网时代,医疗技术创新、医疗服务模式瞬息万变。我们必须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发挥互联网技术创新优势,重构和优化实体医院的服务结构,走出紧扣创新焦作建设主旋律的新路子。”

  因势而新

  人才建设助力“指尖”医院

  “互联网+”时代,创新思维引领发展潮流,人才建设则是落实创新思维的关键。医者的“指尖”之变,是“指尖”医院发展的根本。

  2016年,该院以优化服务年活动为核心,立足医院实际,专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双管齐下,加快“指尖”医院的发展步伐。

  那么,医者的“指尖”是如何变化的呢?

  2016年12月,13岁的涵涵(化名)因为骨纤维结构不良造成下肢骨骼严重畸形并导致骨折,深受病痛折磨的孩子在家长带领下多处求医,却得不到根本的医治。

  “股骨畸形弯曲达50度,并且已经骨折了。”面对这个病情严重的孩子,余进伟决定用3D技术仿真打印出患者的畸形骨骼,设计出手术纠正方案。

  “以‘产、学、研’一体化著称的河南理工大学骨科研究所,给孩子带来了福音。我只需把方案设计好,河南理工大学校本部的张雁儒教授再将数字转化成3D方案,河南理工大学新港生物工程材料研究所则利用高新设备通过数字指挥高仿真打印出畸形的骨骼,纠正所用的模具以及合适的固定材料。”余进伟说。

  在高仿真3D打印技术支撑下,手术顺利完成。

  而在该院,像余进伟这样,精益求精,力求“指尖”技术愈加精细,力求艺术愈加精湛的医生,比比皆是。在该院,所谓医者“指尖”之变,正是医术的不断更新,正是科技赋予“妙手回春”这个词更丰富的内涵。

  “这一切,均得益于医院专科建设与人才建设双管齐下的思路。”医院党委书记杨永国表示,2016年,医院多点突破、全面发力,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原动力,以精益求精的医疗技术,为患者提供了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该院坚持专科建设领衔,多学科并进,让“指尖”上的技术更精湛;该院坚持高端手术由合作学习向独立渐进,让“指尖”上的技术更自主。该院医生“指尖”技术有创新、各科技术勇争先的势头,让医院实现了多学科并进,“指尖”上的技术开始产生“聚合效应”,让“指尖”医院的综合实力,得以进一步提升。

  与此同时,该院继续加大基础建设投入,使得“指尖”医院产生了线上线下共同发展的叠加效应。

  线上,“指尖”医院让患者就医更加便捷;线下,实体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速,患者就医的体验愈加舒适。

  2016年,示范区医院儿科病房楼及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建设项目已经完成三层主体结构的钢筋绑扎和三层主体砼浇筑的施工;医院直线加速器机房改造项目也已于2016年10月14日开始施工;焦作市基因与细胞工程研究中心已建设完成;此外,该院一系列先进的诊治设备也正式投入使用。

  因势而新的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互联网医院“医院主导、企业共建、区域联动、服务全城”建设模式的引导下,充分发挥互联网的技术创新优势和资源整合能力。医院以慢病、专病多级管理为健康服务管理核心,分三期建设,最终打造的以互联网医院为中心,以线下内、外联医院和基层社区为支撑的院企共建特色的区域化医疗健康O2O生态体系,初具规模。

  由内而外

  国际交流提升“指尖”医院影响力

  “指尖”上的创新,核心在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亟须走出去,引进来的思路,亟须让世界先进的医疗技术,在该院开花结果。

  2016年,该院不断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信息化水平,拓展发展空间,把世界一流的医疗思维及国际专家“指尖”上的技术,“嫁接转移”到我市。

  该院和梅奥诊所的“约会”,便凸显着医院大胆牵手国际知名诊所的创新精神。

  梅奥诊所可不是一般的“诊所”。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不久前发布的美国最佳医院排行榜上,梅奥诊所位列第一,这足以说明其在医学上的雄厚实力。

  2016年4月,梅奥诊所的肯特·塞尔曼博士和斯尔维斯特·斯特瑞夫博士来到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参加2016年美国医疗管理高级研讨会,和医院的医护人员分享梅奥诊所多年来的成功经验。

  世界著名的梅奥诊所与焦作的这场“约会”,对焦作医学发展和医院管理,对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向世界顶尖医学管理团队靠近,均有着重要意义。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是对医院负责,更是对患者负责。”李富梅说,“各种国际医疗资源就是医院发展的‘外脑’。与发达国家的知名医院建立联系,搭建国际人才交流与合作平台,将促使医院各相关专业学术水平、服务理念的显著提升,促使医院发展实现质的飞跃。”

  2016年,借助“外脑”提升医院医疗技术飞跃的“约会”,可不止这一次。

  2016年,该院共邀请来自美国、德国、法国的六位专家莅焦坐诊、授课及学术交流,并成功召开中美国际关节病高级论坛,为医院带来了前沿的理念和可供借鉴的运营模式。

  在创新精神的引领下,2016年,该院先后荣获“国家卫生计生委对口支援精准扶贫贡献奖”“中国卒中学会红手环志愿单位”“国家呼吸专科医联体单位”“第九届健康中国论坛和谐医患先锋医院”等诸多“国字号”大奖。

  一所将医院搬上“指尖”、又在“指尖”上求变求新的医院,追求的当然不只是沉甸甸的奖杯。

  “我们就是要通过创新,得到患者的认可,并为全市群众提供更新、更便捷、更有保障的医疗服务。”李富梅说,“我们更希望得到的,当然还是百姓的认可、群众的口碑。”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