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学习实践 上一版3  4下一版
自觉同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作斗争
粮食生产再夯实 国人饭碗有保障
全面激活市场、要素和主体
家风建设是领导干部必修课
建设美丽乡村
树立正确的家庭价值观
到农村去,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开除党籍和除名有什么区别?
绿色生态,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2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粮食生产再夯实 国人饭碗有保障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程中要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同时还进一步提出,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守耕地红线,保护优化粮食产能。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央农办主任唐仁健说,中国人的饭碗要始终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而且饭碗里主要装中国粮,就要坚定不移地推进“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这使得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粮食生产都处于重中之重的位置,粮食生产能力建设也因此必须不断夯实。

  与此同时,新形势下,粮食生产能力的衡量标准和建设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叶兴庆说,近年来我国粮食供求关系得到明显改善,农业主要矛盾也由过去的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玉米等部分品种甚至出现了库存积压。在此背景下,保障粮食生产能力不能简单地以产量增长这一个指标来衡量,而应综合考虑市场供需、库存等情况,允许产量适度波动,夯实粮食生产能力的方式也应得到优化。

  那么,2017年将如何夯实粮食生产能力建设?

  文件提出,持续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政策措施,实施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行动,持续推进中低产田改造,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建设质量。

  叶兴庆说,虽然不能一味要求产量增长,但却必须严守耕地,做好农业技术储备,这样才是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不下降的合理方式,也才能够真正为未来粮食生产需要打下基础。粮食生产能力建设最重要的因素是耕地,严守耕地面积,并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是保障粮食生产能力的必要举措。

  文件还提出,加大实施种业自主创新重大工程和主要农作物良种联合攻关力度,加快适宜机械化生产、优质高产多抗广适新品种选育。

  对此,叶兴庆表示,科技创新是农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未来更多依靠科技发展突破资源、环境的约束,是我国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方向所在。依靠科技,逐步以绿色可持续产能的提升替代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长期超采地下水等边际产能,同样是优化粮食产能的重要方式。

  据了解,为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三产深度融合,今年我国将推动“三区、三园、一体”平台建设,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其中,“三区”是指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三园”是指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唐仁健等专家认为,这将有利于集中资源,共同推动粮食生产能力建设。

  文件还提出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并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等,都将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提供助力。

  记者从水利部了解到,2017年我国力争新开工15项重大水利工程,重大水利工程在建投资规模将超过9000亿元,并将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统筹推进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全年确保新增200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完成30处大型灌区和150处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40处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规划中央投资任务。 (据新华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