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都市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市出台措施加快推进城市转型发展
着力推进“十大项目”建设 提升服务能力保障百姓健康
周末天气晴好 适合户外运动
节气提醒
举报严重道路交通违法行为查证属实后有奖励
捂热综合征患儿增多 家长应提高警惕
这些费用由谁承担
招 聘
焦作日报天天读
法院变卖公告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2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年我市卫生计生部门重点工作敲定
着力推进“十大项目”建设 提升服务能力保障百姓健康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讯(记者刘婧)城市居民家庭签约服务覆盖率达30%以上、农村达70%以上;80%以上的医疗机构为老年人就医开设绿色通道;实施居民健康医疗一卡通项目……昨日,记者从全市卫生计生工作会议上了解到,今年我市将狠抓卫生计生“十大项目”建设,通过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满足群众的健康需求,保障百姓健康。

  在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方面,今年我市将根据功能定位、地理位置,按照国家、省、市相关规划和纲要要求,对现有城市公立医院资源实施优化整合,达到促进卫生计生事业健康发展的目的。同时,统筹卫生计生资源,启动乡村两级卫生计生资源整合项目,优化结构,规范管理,提升乡村两级公共卫生计生服务能力。

  今年,我市还将实施分级诊疗体系建设。重点围绕服务模式、签约内容、平台支撑、考核激励等方面进行实践创新,确保今年年底城市居民家庭签约服务覆盖率达30%以上、农村达70%以上,推进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

  推动医疗机构提升服务老龄社会的能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与社区、居家养老结合,与老年人家庭签订服务协议,为老年人提供连续性、便捷高效的健康管理服务和医疗卫生服务,力争全市80%以上的医疗机构开设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导诊、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

  实施学科建设提升工程。加强市级重点发展学科、市级重点学科和市级重点培育学科建设,逐步把市妇幼保健院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等一批优势学科培育成覆盖焦作辖区以及辐射豫西北、晋东南等周边地区的区域医学中心,力争在下一周期省级学科评审中,建成1~2个省级重点学科、4~6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打造6~8个区域医疗中心。

  实施远程医疗资源共享工程。开通远程医疗专网,开展常态化远程医疗服务,充分发挥各级医疗机构在远程医疗网络中的应用作用,推动分级诊疗制度落实,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降低病人支出,通过互联互通的医疗协作服务体系,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夯实基础。

  进一步加强免疫规划预防接种数字化门诊建设。今年年底前全市预防接种示范门诊达到100家以上、数字化门诊达到40家以上,解放区、山阳区和示范区全部建成数字化门诊,其他县(市)区达到创建1家以上预防接种数字化门诊目标。通过创建数字化门诊和免疫规划示范县(市)区,使全市各预防接种门诊做到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制度健全、公示规范、接种安全、资料完整。

  实施居民健康医疗一卡通(居民健康卡)项目。加快各级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推进卫生计生数据互联互通,整合居民个人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卫生计生信息,实现资源共享和动态更新,实现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分级诊疗、规划免疫、疾控预防、药品保障的实时监管、动态管理和科学决策,更好地方便群众就医。

  实施省级示范卫生监督机构创建项目。加快执法机构整合融合,增强执法力量,持续开展示范卫生计生监督机构、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示范区创建工作,倾力打造示范品牌。

  加强中医提升工程项目建设。通过项目建设,全市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建成率达到100%;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100个标准化“国医堂”,建成率达90%;力争50%的基层医生轮训一遍,每名医生掌握5~10项中医药适宜技术。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