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贯彻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
示范区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发展至上,项目为王,企业家为大”的理念,围绕建设“五个示范区”总体目标,突出抓好国家高新区、省级产业集聚区两个载体建设,扎实推进争先进位三年行动计划,努力打造全市重要增长极、城市新亮点和生态宜居地,为加快建设“四个焦作”和焦作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作出积极贡献。今年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5%,进出口总值保持稳定,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城镇新增就业3200人以上,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约束性指标完成省、市下达任务,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围绕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示范区将突出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培育产业,打造集群,让示范区更具实力。
做大做强工业经济。一要推进大项目。坚持抓龙头、强链条、建集群,强力推进蒙牛乳业百亿元产业集群、通号产业园、正旭3D制造焦作产业园、洹河纳米光电科技产业园、瑞庆1.0T发动机、国安电子电磁屏蔽膜、德隆吸波材料、锦昊钛合金、嵩阳柔性导电膜等重大转型升级项目。紧盯中轴凿岩机、宇建新型苗木清洗机等新产品,加大服务力度,帮其尽快实现产业化。二要培育大企业。重点支持蒙牛、明仁、中轴、科瑞森、厦工、瑞庆等企业打造大企业集团,培育年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3家,其中蒙牛今年要实现产值40亿元。三要打造大集群。重点发展以中轴、科瑞森、厦工、瑞庆、天宝桓祥为龙头的装备制造,以蒙牛、明仁为龙头的食品加工,以华晶、卓立为龙头的新材料三大产业集群,实现年主营业务收入370亿元。四要促进“两化”融合。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继续推进千年冷冻、正旭科技等8家企业的数字化车间建设和智能工厂自动化改造。五要优化企业服务。落实示范区支持工业发展的9条意见,列支3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工业结构调整。
提速发展高成长服务业。一要促进现代金融突破发展。实施“引金入区”工程,落实奖补政策吸引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入驻,积极争取市级金融产业集聚区落户,发展金融总部经济,打造全市金融服务中心。建立企业上市(挂牌)“绿色通道”,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规模。落实与建行焦作分行、工行焦作分行、农行焦作分行、焦作中旅银行的一揽子金融服务协议。大力争取国开行等政策性银行的开发性金融支持。二要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列支1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电商产业发展。三要着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外包、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建设新康华国药集散母港、胜东鑫特色农产品智能物流基地、众鑫物流园等重点项目,着力推进腾云电商产业园集中仓储和物流配送中心项目。四要积极发展全域旅游。围绕市委、市政府“到2018年基本达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标准”的要求,编制示范区旅游发展规划,推出年度发展计划、目标及具体实施项目。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一要建设都市生态农业园区。着力发展阳庙都市农业观光园、苏家作全域农业公园、文昌林果蔬菜园等现代农业园区,重点突破,打造亮点。二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一步壮大省级蒙牛乳品农业产业化集群规模。深入开展百千万农民创业创新行动,发展创效型产业村4个、创新型企业28家、创业型农民290名。三要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打造苏家作乡、宁郭镇2个良种繁育基地。完成5万亩土地规模整治项目。发展节水灌溉3000亩。开展“小农水”建设工程,新打机井100眼以上。完成蒋沟河文昌段、幸福河阳庙段等河道治理项目。四要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新认证“三品一标”1个以上,新认证产地面积200亩以上。提标改造2家标准化饲养场,积极创建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五要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后续工作,引导土地有序流转,扩大适度规模经营。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示范培育活动,创建市级示范社10家、区级示范社6家,市级家庭农场2家、区级家庭农场3家。
二、完善功能,生态优先,让示范区更加美丽。
加快城乡建设。一要注重科学规划。编制完成生态绿地系统规划、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专项规划以及3个乡镇的总体规划、47个村的村庄规划。利用现有规划成果,开展城市功能区深度城市设计,统筹空间布局,划定功能分区,协调景观风貌、建筑风格、建筑高度和色彩基调,指导中心城区科学有序建设。二要完善城市功能。续建完工黄河路(迎宾路至中原路)、南洋路(迎宾路至中原路)、海棠街(中原路至文昌路)、云阳路(金沙路至神州路)、韩愈路(九州路至民主路)5条道路,新建建成世纪路(中原路至云阳路)等8条道路,开工建设文汇路(滨河路至神州路)等13条道路的亮化工程。建成迎宾路(秦屯至黄河路)等供水管网和南海路(山阳路至文汇路)、中纬路(建业路至迎宾路)燃气管网,配合实施10千伏神州左右线、10千伏迎宾电缆晨光支线延伸工程建设,争取尽快启动世纪路、黄河路、中原路等道路的配套管网建设工程。开工建设怀庆河、沁泉湖、山阳河、碧莲湖“两河两湖”水系连通工程,贯通城区河湖水面。适时启动新纳入总体规划的8.3平方公里区域范围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三要服务市定项目。服务好、推进好中原路、西环路、东海大道、大沙河生态治理、新河商务区和新河生态治理等全市十大基础设施工程。四要精细化管理城市。五要强力推进城中村改造。六要建设美丽乡村。列支1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美丽乡村建设。
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一要重拳整治污染。要对照相关文件和目标责任书要求,坚定信心,落实责任,强化措施,克难攻坚,深入实施蓝天、碧水、乡村清洁工程,全力打好大气污染和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圆满完成市定各项环保目标任务。二要推进节能减排。开展清洁生产,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加快“气化示范区”建设。三要加强造林绿化。
三、招商为要,项目为王,让示范区更显活力。
强力开放招商。全年引进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5个、5亿元以上项目12个、1亿元以上项目22个,其中投资1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0个,力争在引进大型酒店、商场和文化旅游项目上取得突破。一要突出主线。充分利用“一赛一节”这条主线,认真筹备、精心策划,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举办3场专题招商活动,广邀客商、积极推介,确保签约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二要精准对接。瞄准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的项目,持续开展大员招商、集群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三要完善政策。
突出项目带动。要加快项目进度。今年,首批安排区重点项目105个,总投资273.4亿元,完成投资62.7亿元。其中,工业项目35个,总投资81.5亿元,完成投资26亿元;服务业项目9个,总投资54.4亿元,完成投资12.7亿元;城建项目31个,总投资53.5亿元,完成投资16.5亿元;社会事业项目15个,总投资27亿元,完成投资6.3亿元;农林水项目5个,总投资4亿元,完成投资1.2亿元;前期项目10个,总投资53亿元。跟踪推进总投资123亿元的19个财政投资项目。进一步强化项目管理,确保每季度新开工3个投资1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个城中村改造或基础设施项目。
四、科技支撑,创新驱动,让示范区更有智慧。
规划建设中央科技城。依托河南理工大学的智力优势、国家高新区金字招牌和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科技总部新城、腾云电商产业园、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等创新创业平台,学习借鉴杭州未来科技城梦想小镇的建设模式,培育发展信息技术、创意经济等智力密集型产业,高起点规划建设集创新创业载体、人才服务、科技金融、综合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中央科技城,打造“互联网+”时代示范区创新驱动发展的主引擎。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继续落实科技创新奖励政策,探索完善科技经费拨付机制,年度财政科技投入1000万元,撬动企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创建河南省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增长10%。实施重大科技专项,争取在智能制造、3D打印、直驱电梯、吸波材料、柔性导电膜等领域实现突破,加快先进陶瓷材料、铝基复合材料的产业化进程。筛选一批小微科技企业、高成长企业给予重点支持,积极创建省级“科技小巨人”“瞪羚企业”,力争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6家。
推进开放式创新。鼓励辖区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加强对接,重点开展与大连理工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的深度合作。深化与河南理工大学的战略合作,加快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建设。着力发展中联装备制造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大型散料输送装备创新战略联盟等技术创新合作组织。整合全区各类创新创业资源,申报创建省级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加快众创空间建设,新引进创新创业企业、团队100个以上。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落实好“1+6”引进培育人才(团队)政策,支持企业建设院士工作站,努力吸引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的高层次人才到示范区创新创业。
五、以人为本,共享发展,为示范区更添和谐。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8%。完成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整合。启动示范区中心敬老院、苏家作乡敬老院建设,全面实现五保老人集中供养,努力实现社区养老全覆盖。加强扶贫、低保政策衔接,将所有低保对象纳入扶贫,做到应扶尽扶、应保尽保、动态管理,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创业。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就业岗位推荐等专项行动,培训800人以上,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00人以上。举办创业培训班10期,培训260人以上。宣传好、落实好创业担保贷款、大众创业(开业)补贴等政策。开发公益性岗位,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吸纳“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高度重视残疾人就业技能培训,力争让每个残疾人都掌握一个谋生手段,让所有残疾人有活干、有钱赚。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建成张庄中学综合楼,力争韩公教育园区初中部主体工程完工。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示范区医院儿科病房楼及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主体工程完工。完成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改扩建幼儿园12所,启动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促进学前教育普惠发展。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投入力度,配强技术装备,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中小学环境美化工程,建设美丽校园。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免费开放乡镇(街道)文化活动设施。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育形成文明新风。评选表彰一批区级文明乡村、文明社区、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鼓励争取更高层次的荣誉称号。扎实开展示范区管委会机关的省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支持具备条件的乡镇(街道)机关创建省级、市级文明单位。
提升社会治理能力。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投资300万元巩固提升“天网”工程,确保视频监控全面覆盖、运行良好,不断增强群众安全感。建成市公安局高新派出所业务技术用房、2个消防站,新安装交通信号灯10组。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食品安全责任制,坚决杜绝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依法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