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詹长松)记者日前从市交通运输局了解到,为改善广大群众的出行环境、提升运输服务保障能力,今年我市将以服务“一赛一节”为中心,抓硬件建设,抓规范管理,抓优化服务,抓转型升级,全面提升交通运输保障能力。
按照计划,我市今年将重点抓好主要干道、进出市口等路段环境整治,车站站容站貌提升,公交车、出租车、客运班车服务优化,车体、大屏幕宣传氛围营造等工作,改造提升人民路、塔南路、民主路等路段公交候车亭,积极为“一赛一节”提供全方位的交通保障。
我市将持续推进河南省公交优先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统筹做好场站、车辆、公交专用道等各项工作,开展“城市公交服务品质提升年”活动,积极优化调整公交线路,确保圆满完成河南省公交优先示范城市三年创建任务并成功创建成河南省公交优先示范市。
加强公路养护管理。我市将实施干线公路获轵线、紫黄线大修项目,抓好安保工程、小修保养;加强“四好农村公路”建设,继续深入开展“431道路”和示范县创建活动,努力打造“畅、安、舒、美”的公路通行环境。
积极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指导孟州、沁阳两个全省试点创建工作,按照“巩固试点、典型带动、逐步推广”的思路,着力提升城乡客运服务水平,进一步让城乡群众坐上便捷车、经济车、舒适车。
不断加强道路运输市场管理。我市将建立道路运输“黑名单”制度,对严重失信、发生重特大道路运输安全责任事故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坚决责令其退出市场。同时,整合运输、仓储等功能,大力推进多式联运“一单式”服务,鼓励发展冷链物流;推进客运联程运输,创新定制服务,提升服务和竞争能力。
加强超限超载治理,强化源头监管,禁止超载车辆出场上路。深入开展跨区域联合执法,强力推进高速公路出入口劝离就近下站的治超模式,严厉打击各类超限超载违法运输行为。
切实抓好法治交通建设。我市将开展“质量效率法治”落实年、交通运输依法行政推进年和交通运输执法体制改革提升年活动;认真落实我市创建国家级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试点市相关任务;推行权责清单动态监管和“双随机一公开”模式,加强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做好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信息“双公示”工作;推行执法文书电子化,积极应用移动执法系统,提升执法科技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