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怀川,美丽乡村建设风正劲
市纪委召开2017年度 信访举报工作会议
我市将发行9.4亿元 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券
市政协召开十三届十八次常委会议
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考核组莅焦
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
创新理念 做到极致 短短两年跻身全省同行“第一方阵”
2017年全市公安工作会议召开
焦作公安唱响平安主旋律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7 年2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怀川,美丽乡村建设风正劲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上接一版)科学选择不同模式建设宜居乡村、美好乡村、特色小镇;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探索建立上下结合、科学民主的美丽乡村建设决策机制;坚持因地制宜、体现特色,实施差别化、个性化发展;坚持产业为基、生态优先,尽快建成一批特色产业示范村;坚持科学建设、保护风貌,努力做到不砍树、不填塘、不占田、慎拆房,守住“村魂”、留住情怀、系住乡愁。

  各县(市)区对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高度重视,全部建立健全了领导分包责任制、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单位责任分工制等工作机制,明确了责任目标,制定了推进奖罚措施。各县(市)区加大资金投入,设立了支持美丽乡村建设的专项资金,整合农业、扶贫、交通、水利、电力、教育、医疗卫生等各类涉农项目资金向美丽乡村建设倾斜。

  市委农办、市住建、规划、旅游、环保等相关市直部门明确了分工,落实了责任,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了齐抓共管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大合唱”。

  如今,一场围绕乡村规划、村容村貌、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产业发展、文化内涵“六大提升工程”而展开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正在全市如火如荼地开展。

  乡村规划提升工程是建设美丽乡村之“纲”。目前,各地正在按照统筹城乡、覆盖全域的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地开展修编完善县(市)域村镇体系规划工作,并将分批分期对村庄进行规划,到今年年底,全市可完成县(市)域村镇体系规划修编工作,实现村庄规划全覆盖,并将立法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

  村容村貌提升工程是塑造美丽乡村之“形”。记者在农村采访时了解到,以农村道路改造、饮水改造、旱厕改造、民居改造、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四改两治”为重点的村容村貌提升工程正在农村各地展开。据悉,到2019年年底,我市新改建农村公路不低于600公里;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达80%以上,无害化户厕普及率达55%以上,美好乡村无害化厕所普及率达90%;完成空心村治理工作;各县(市)建成较为完善的农村垃圾收集转运处理(焚烧发电)体系,90%以上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收集、转运和处理,处理工艺不存在二次污染,基本无露天焚烧和无防渗措施的堆埋,达到国家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验收的“五有”标准;美好乡村要实现生产、生活污水有效处理。

  公共服务提升工程是共享美丽乡村之“便”。为了使农村居民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学有所教、劳有所业。各地都在大力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和村级服务体系建设,确保到2019年年底,全市农村公共服务实现全覆盖。

  生态环境提升工程是彰显美丽乡村之“美”。各地都在加大恢复和保持村庄良好生态系统力度,打造绿色、环保的生活环境,确保到2019年年底,全市适宜农田林网控制率达96%以上,美好乡村绿化率达50%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达90%,大型沼气进农村,提高农村高效清洁炉具使用比例。

  产业发展提升工程是夯实美丽乡村之“基”。我市各地以强村富民为导向,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乡村旅游业、培育新业态特色村镇、鼓励农民创业创新,一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已经建成;乡村休闲旅游业、红色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蓬勃兴起,涌现出“老家莫沟”等一大批乡村民俗游、农业观光游的特色旅游名村;孟州市桑坡皮艺小镇、水浒文化小镇,博爱县青天河靳家岭红叶小镇、月山镇禅修小镇、青天河村健康养生小镇,中站区北朱村古民居特色小镇、北部山区休闲旅游特色小镇,温县“中国陈家沟太极特色小镇,修武县云台心岸小镇等一批有特色、有产业、有内涵、有水平的特色小镇有的在紧锣密鼓建设,有的在加紧规划或作开工前的准备。

  文化内涵提升工程是铸造美丽乡村之“魂”。记者采访中发现,各地以传承发扬为导向,充分发挥名山、名水、名拳、名人、名药、名寺等资源优势,深入挖掘孝道、乡贤、传说、民俗、古民居等文化遗存内涵,发现和总结道德模范、先进人物的创业、奋斗、奉献精神,将文化延伸到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使村庄形成独特的文化内涵。不少地方利用旧民居、旧厂房、空闲民居等场所,建设展现乡愁记忆的村史馆或文化馆。各县(市)区还通过建立完善村规民约,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协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组织的作用,利用多种手段,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培育文明乡风。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随着“美丽乡村三年行动计划”和“六大提升工程”的实施,我市美丽乡村建设,一定会在中原崛起中更加出彩。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