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李帅群
古汉山矿水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及应用,使矿井排水用电量大幅下降,年平均节省电费2466万元。
千业水泥公司熟料系统降风操作节能降耗项目,有效降低熟料综合电耗,仅半年时间就减少生产成本352.61万元,提高了产品市场竞争力。
面对重重困难和巨大挑战,去年以来,焦煤集团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一指导思想,将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主题,全力发动创新引擎,激活发展动力,促进企业扭亏脱困。
一首主旋律
焦煤集团紧扣创新创效主题,结合实际,实施全员培训计划,广泛开展技术比武、技能运动会等系列活动,提升职工整体业务能力,为做好技术创新奠定基础。同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立健全技术创新保障机制,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组建专业队伍,及时对新完成的创新项目和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先进操作方法进行评审、收购,鼓励广大职工主动参与创新创效,确保创新工作不断深入推进。
通过不断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创新保障措施、加强创新资源配置、优化创新环境、营造全员创新氛围,目前,焦煤集团科技创新市场运作机制日臻完善,创新已成为企业脱困解围的主旋律。去年以来,焦煤集团共完成科技创新重点计划项目15项,创效成果显著。
一项大工程
创新成果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向来是创新工作的重中之重。焦煤集团组织专业机构和人员,对所有创新项目进行认真梳理,对推广价值高的项目深入矿井一线、厂房车间等场所进行讲解,并利用视频影像进行现场演示,将创新成果进行最大限度的宣传推广。此外,该集团还将成熟的创新成果列入推广计划,并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召开推广会,对行之有效、具有特殊价值的科技成果进行推广应用,进一步加大对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推广应用力度,促进创新成果快速转化,扩大应用覆盖面,为企业高效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深井高应力巷道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在我们矿11271工作面应用后,巷道围岩变形量大大减少,降低了回采工作面顺槽掘进支护材料费、一次性修巷支护材料费和人工费,共计82.76万元,同时还加快了巷道的掘进速度,缩短了巷道施工工期,为矿井带来了很多实惠。”赵固一矿生产技术科负责人告诉笔者。
一种常态化
赵战伟是九里山矿机运科的一名职工,他与科室的其他几名职工主动开展技术创新,完成多个创新项目。其中,他们对架空乘人装置进行的技术改造,实现了无人值守,达到了节省人力、电力的目的。据统计,这项创新每年可节省人工费用21.9万元,节约电费3.49万元,促进了企业扭亏脱困。
赵战伟和同事们主动参与创新创效,这是焦煤集团广大职工积极投身创新创效热潮的一个缩影。为使全员参与创新的热情持续高涨,助力企业挖潜增效,焦煤集团制定完善了创新创效激励办法,对年度取得创新创效成果多、效益显著的个人,通过评选授予“创新创效工匠”“创新创效能手”“创新创效标兵”等荣誉称号,对取得创新创效荣誉称号的职工,通过岗位轮换、培养锻炼等手段,提升综合素质,符合条件的可优先推荐为后备干部人选。在此基础上,该集团还建立了创新绩效积分考核机制,对创新项目奖励资金,实施单独审批单独发放,且不作为封顶工资项目,充分调动了全员创新的积极性,促进了全员创新创效的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