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奋力创建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 助力我市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7 年2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焦作市水利局
奋力创建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 助力我市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龙源湖公园。 本报记者 赵耀东 摄
  博爱县幸福湖。
  孟州市黄河湿地。
  沁阳市天鹅湖。
  温县环城水系建设碧水万顷。
  南水北调城区桥。 宋景忠 摄
  影视湖植树造林。 本报记者 赵耀东 摄
  白鹭湿地公园。 张 涛 摄
  引黄入焦工程。 本报记者 赵耀东 摄
  大沙河带状湿地。
  大沙河夜景。 杨思勇 摄
 
   

  2017年,是我市创建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决胜之年,大干之年。我市将继续按照“人水和谐,科学发展;统筹兼顾,系统谋划;综合治理,突出重点;彰显特色,示范引领;改善环境,惠及民生”的40字方针,弘扬时不我待、刻不容缓、只争朝夕、夙夜在公的精神,紧盯重点项目、重要工作,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以高效率赢得高速度、以快节奏促进大决战,确保今年创建成功。

  “上下同欲者胜”。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上下同心,众志成城,创建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如椽巨笔描绘锦绣蓝图

  “创建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是我市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建设“四个焦作”,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提供有力水利支撑和保障而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提升我市软实力的重要内容,意义重大而深远。”市水利局局长张维兴信心满满地说,“说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难也不变,撸起袖子加油干,确保创建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的目标一定实现。”

  我市创建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的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方针,坚持“民生优先、人水和谐”的治水理念,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体系作为主要任务,把水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作为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保障,把水文化建设作为提升城市品位和文明程度的重要载体,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焦作城市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举措,探索一条资源枯竭型城市和老工业基地水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总体总局,为加快“四个焦作”建设,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提供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我市创建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的总体目标:以河湖水系连通为抓手,构建覆盖全市的生态水网,在水利薄弱环节建设与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示范工程基本建成。“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水管理、水文化”“六位一体”的水生态文明体系初步建立,水调控水平、水管理能力、水环境及水生态质量显著提升,水文化建设初见成效,水生态文明初步建立。

  到2017年年末,水资源利用、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保护、水安全保障、水管理创新、水文化传承6个方面19项指标全部达到目标值。

  水资源利用。我市用水总量控制在14.8亿m3,再生水回用率达30%,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减少到223m3/亩,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减少到26.8m3/万元,城镇生活节水器具普及率提高到85%,合理的水资源利用体系初步建立。

  水环境治理。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53.8%,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0%。

  水生态保护。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80%,新建堤防生态护岸比例为80%,湿地公园数量达7个,平原区地下水超采面积比例缩减到20%。

  水安全保障。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完成率达100%,防洪保护区防洪标准达标率达80%,城市排水防涝标准达标程度达85%。

  水管理创新。取水许可制度有效实施率达95%,水利信息化水平达70%,水资源管理相关工作占政绩考核比例达3%。

  水文化传承。水文化宣传教育载体数量达8个,居民对水生态环境的满意度达95%。

  “十一大工程”打造秀美怀川

  我市从水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出发,统筹考虑生态屏障功能及水源保护要求,以点带面,示范先行,共选取了涵盖水生态文明建设多个方面的11个示范工程作为重点建设内容,总投资46.78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25.78亿元,今年计划完成投资21亿元。

  引黄(沁)入焦工程。总投资1.6亿元,干渠总长23公里,工程已全部完工,设计最大引水流量8m3/s,新增沁北灌溉面积15万亩,年可引黄河水3300万m3、引沁河水2000万m3。有效改善了沿线农田灌溉条件,缓解了项目区内水资源紧缺状况,同时为大沙河城区段提供了水源保障。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总投资3.35亿元,实施孟州市、沁阳市、武陟县、温县、博爱县3批次5个中央财政支持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发展集中连片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8.65万亩。目前,已全部完工。

  北部太行山区生态综合治理工程。总投资1.36亿元,主要实施中站区武钢粘土矿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龙翔公园),通过护坡、覆土、道路、绿化等工程建设,修复了过去被矿山开发破坏的地貌景观;白鹭湿地对演马庄矿采煤沉陷区实施人工湖开挖、湖心岛修筑、景观改造等,使塌陷区地貌景观得以修复,矿坑废水得以净化,治理区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黎明脚步通过对废弃采石场和废弃粘土矿区的治理,消除了废弃矿山的地质灾害隐患,改善了焦作市北部太行山区的地质环境;影视湖公园占地120亩,主要内容包括库区防渗、环湖道路、水源工程、绿化工程等,新增景观水面40亩,绿地面积12亩。

  水环境体系建设示范工程。总投资3.42亿元,实施焦作市第一污水处理厂迁建提标、第二污水处理厂扩建及再生水及其配套管网建设,最大日再生水能力为22万m3。目前,已完成投资3.22亿元。

  焦博修水系连通工程。总投资12亿元,主要建设包括:对大沙河中站区河口村至修武县李村段35公里河道进行防洪生态综合治理,全段按50年一遇防洪标准进行主河槽扩挖、新筑加高加固左右堤防,堤距300米;中游13公里城区核心段按城市公园标准进行规划建设,上游12公里和下游10公里按郊野公园标准进行规划建设。实施引丹入焦上秦河至大沙河连通及整修提升工程,可新增景观水面1万亩、绿地面积1万亩、湿地景观5500亩,目前已完成投资3.6亿元。今年,我市计划投资8.4亿元,对大沙河35公里河道进行生态景观提升,打造大沙河生态绿色水廊;实施13公里引丹入焦上秦河干渠整修工程,提高输水效率,强化水源保障。

  博爱县城区水系建设工程。总投资5亿元,实施3条纵向河道、6条横向河道和4座人工湖等主要河、湖治理工程建设,完善城区河道水网格局。工程完成后,可形成景观河道40公里,新增景观水面1500亩,新增绿地2000亩。目前,已完成投资3.8亿元。

  温县水系连通工程。总投资6.2亿元,主要实施温县环城水系工程、温县引黄及引沁工程,新增景观河渠25公里,新增景观水面3750亩、新增绿地5300亩,发展补源面积80平方公里,发展以灌代补面积9万亩,新增补源面积23万亩。今年,该县计划完成投资1.7亿元,实施东渠145亩郭熙文化园,南渠306亩古温国文化园,西渠45亩司马文化园3个生态公园建设。

  孟州市生态水系工程。总投资3.75亿元,主要实施投资2.05亿元的环城水系工程建设、投资1.08亿元的顺涧水库与黄河滩涝河连通工程建设、投资1500万元的莫沟“水美乡村”工程建设、投资4700万元的引黄调蓄湖工程建设。目前,已完成投资1.23亿元,环城水系北线工程建成通水,南线土方工程和莫沟“水美乡村”工程完工。今年,计划投资2.52亿元,完成环城水系西线工程、环城水系南线工程、顺涧水库与黄河滩涝河连通工程和引黄调蓄湖工程建设。

  沁阳市“三水润沁”水系建设工程。总投资约6.4亿元,引黄、引沁、引丹“三水润沁”。主要水系建设工程包括:实施引丹入城、沁北供水管线、引沁晋煤天庆供水、逍遥水库供水、总干河城区段改造、济河龙涧段治理、济蟒截排木楼段治理、蟒河西王梁段治理8个工程。目前,已完成投资9975万元。

  现代生态水网自动化与调度系统工程。总投资0.8亿元,主要建设包括:水文遥测系统、地下水监测系统、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3部分建设。今年将完成监测设备配套工程建设。

  示范区沁泉湖怀庆河连通工程。总投资2.9亿元,主要建设包括:怀庆河开挖、沁泉湖扩挖及新建引水闸、节制闸等。规划占地面积360亩,规划水面面积188.7亩,新开挖河道3093米,生态护坡7.49公里。目前,在做前期规划设计工作。

  山青映北郭,水碧绕怀川,这一天不再遥远。

  一个泛舟河上、人水和谐的宜居宜业之城,一个碧波荡漾、河清水秀的中原明珠,一个水中城市、城在水中的新焦作,很快就会呈现在世人眼前。 本报记者 杨仕智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市水利局提供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