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主动作为敢于担当 干出特色走在前列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7 年2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残联:
主动作为敢于担当 干出特色走在前列

作者:本报记者 董柏生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中国残联副理事长王梅梅(前排右二)调研皂刺种植培训基地
  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谢伏瞻(左二)到残疾人电商基地调研指导工作
  省助残济困总会主席张世军(左一)观看电商学员培训
  市残疾人培训脱贫致富工程首期盲人保健按摩培训班开班
  参加电商培训的残疾学员为市残联送锦旗
  市残联理事长杜安禄(中间持话筒者)带领全市11个县(市)区残联理事长观摩油料牡丹种植基地
 
   

  这是一个令人欣喜的决定:

  在去年召开的中残联郑州会议上,焦作市残联被特邀作典型发言,其探索创建的“一山一滩一陵一园一网一盲”六大脱贫模式,引起了与会省市代表的强烈反响,中残联予以充分肯定并在全国残联系统广泛介绍推广。

  这是一张饱含心血和汗水的成绩单:

  在前不久的全省残联综合考评中,焦作市残联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实现了市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全省有位次,全国有影响”的目标。

  今年2月20日至22日,在深圳举办的全国残联就业服务工作会议上,焦作市残联作为唯一被邀请参会的地市级残联,被中国残联就业服务指导中心授予“2016年度全国残疾人就业服务工作突出贡献单位”荣誉称号。会上,共有8家省级残联获此荣誉,焦作市残联是其中唯一一家地市级残联。

  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评价:

  焦作市残联探索创建的“一山一滩一陵一园一网一盲”六大脱贫模式,被中残联称赞为“焦作模式”。省委书记谢伏瞻对焦作市残联建立实体培训基地,开展实效培训,运用实用技术,实现创业就业、精准脱贫致富的特色做法,给予高度评价。市委书记王小平称赞其“小部门,大作为”。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衣显称“焦作残联瞄准全省、全国先进目标,拉高标杆、自我加压、开拓创新的做法值得学习”。

  两年多时间一举扭转工作长期落后的被动局面,焦作市残联积极主动作为、勇于敢于担当,践行着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的誓言,在“近学许昌、远学扬州”活动中树立了标杆。

  狠抓培训重建基地 实现就业创业脱贫

  脱贫攻坚既是各级党委、政府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和最大的民生工程,也是各级残联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和最大的民生工程,市残联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和省残联关于打赢残疾人脱贫攻坚战的总体部署要求,以打赢残疾人脱贫攻坚战统揽工作全局,突出坚持扶贫与扶志相结合、脱贫与脱愚相结合、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外援与自立相结合,根据残疾人地域分布、年龄结构、残疾类别等特点和实际,探索建立了“一山一滩一陵一园一网一盲”六大脱贫模式,全面展开了残疾人精准脱贫工作。计划用3~5年时间,使全市7372名未纳入建档立卡范围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残疾人全部实现精准脱贫。

  ——山区脱贫模式。市残联依托武兵皂刺合作社建立培训基地,在太行山区对资源丰富的野生皂刺树进行优良品种剪接改良。市残联对残疾人家庭配套出台三项优惠政策:无偿培训嫁接技术、无偿提供种苗、免费使用荒山,合作社大力推广优良品种皂刺剪接技术。该项目在博爱县寨豁乡先行试点,183户残疾人种植皂刺,共20万株,其中68户当年见效,3年后每亩土地收入可达3000~5000元。该县计划3~5年时间,扶持222名残疾人脱贫。

  ——陵区脱贫模式。即在孟州西部丘陵区乡镇种植油料牡丹。市残联与专业合作社结合,建立油料牡丹扶贫基地,每亩地补贴1000元用于贫困残疾人购买种苗,并无偿提供培训技术,乡政府负责免费平整土地。目前,种植油料牡丹的残疾人户已达228户,种植面积815亩,每亩收入3000~5000元。计划3~5年时间,扶持670名残疾人脱贫。

  ——滩区脱贫模式。即在黄河滩区种植“四大怀药”。由香港保和堂在温县所办企业以保底价收购,确保残疾人获得稳定的利润。市残联依托高峰合作社对残疾人培训种植技术,市、县两级残联按1∶1比例补助扶持残疾人一定资金。残疾人种植“四大怀药”每亩稳定无风险收入可达3000~5000元。目前,种植“四大怀药”的残疾人户已有222户,其中贫困残疾人户39户。计划3~5年时间,扶持1353名残疾人脱贫。

  ——园区脱贫模式。即平原地区皂角树与菊花、蔬菜立体高效间作种植。依托博爱县天赐合作社建立平原地区立体高效农业示范园,取得成功后,向全市平原地区贫困残疾人推广。平原地区皂角树种植每亩70株,前3年以生长树为主,不计效益,在行距间可种植杭白菊,亩产800公斤以上。合作社保低收购价6元/公斤,亩均净收益可达3000元以上。基地在皂角、菊花生产的不同时期和不同环节,实时现场为残疾人提供免费服务。对菊花采取最低限价收购,对皂刺、皂角果采取集中统一按市价补销,保证残疾人种植户获得稳定收入,采取立体高效间作套种每亩收益达上万元。目前,种植杭白菊的贫困残疾人户已达85户共205亩。计划3~5年时间,扶持700名残疾人脱贫。

  ——电商脱贫模式。即为阿里巴巴培训云客服工作人员。依托市重阳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建立残疾人电子商务培训基地。残疾人取得阿里巴巴云客服工号就业后,为其免费提供一台价值3000多元的电脑。目前,已培训555人,其中贫困残疾人241人,已有122人取得工号,月收入2000~4000元。计划3~5年时间,扶持600名残疾人脱贫。

  ——盲按脱贫模式。即依托整合特校资源组织盲人开展保健按摩技能培训。先后出台《焦作市残联关于以培训为抓手 强力推进盲人脱贫奔小康的实施意见》《关于依托市特校建立盲人教育按摩技能培训基地的方案》,用5年时间分期分批对全市所有有劳动能力、有培训意愿的盲人进行基础盲文、按摩业务知识等培训,并采取多种措施落实盲人就业,推动盲人脱贫奔小康。去年,共培训3期学员150人。与北京、武汉、广州等地的按摩机构签订协议,目前已有70余名盲人外出就业,初期月收入2000~2500元。计划3~5年时间,培训盲人750人。此做法得到了中国残联的肯定和支持,把焦作确定为全国盲人充分培训充分就业试点。

  整合资源借势借力

  康复事业做大做强

  残疾人最大的愿望就是康复和致富,相对来说,盼康复比盼致富的要求更强烈、更紧迫。市残联树立大康复理念,着力从三个方面做大做强残疾人康复事业,为广大残疾人提供一流康复服务。

  善于整合资源借势借力,做大做强康复机构。以康教中心为运作平台,加强与医疗部门深度合作、横向联合,建立大康复平台,开展大康复工作,在联合中发展壮大自己。一是与市妇幼保健院合作,建立残疾儿童康复中心。目前,该中心按照豫北第一、全省一流的标准建设完毕,其中业务用房近6000平方米,设计开放床位260张,分设3个区:康复区、集体课区、住院病区;设有PT室、OT室、语言训练室、推拿按摩区、针灸理疗室等诊疗场所,配备专业技术人员50人。二是与市第四人民医院合作建设精神残疾人医疗托养中心。把二级以上精神残疾人全部医疗托养起来。市残联与民政部门进行沟通对接,充分借助民政的优势和资源,共同做好这项工作。三是与市五官医院深度合作,建设残疾人听力康复中心。四是依托市第四人民医院康复资源,引进北京中医药大学郭太升特色疗法,建立肢体残疾小儿麻痹康复治疗中心。五是建设残疾人用品辅助中心。六是探索与医疗卫生部门“医康结合”的新路子,发挥双方最大优势,建设市残疾人康复中心,拟选址市中医院东邻,计划投资8453万元,建设规模24151平方米,为残疾人提供更优质、更便利的服务。

  还权于民打造阳光工程,0~6岁抢救性康复独树一帜。市残联把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作作为改革迈出的第一步和突破口,以广大残疾人利益最大化为目的,实行阳光测评,将救助名单的决定权交给医疗专家;实行阳光分配,由患儿家长选择定点医疗康复机构;阳光管理,规范项目运作,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和社会的肯定。

  不断解放思想探索新路,推动康复工作向纵深发展。一是与中国聋儿康复中心和奥地利听力植入公司建立合作关系。2016年3月19日,“暖阳·成长相伴重度听障儿童全方位回归主流”讲座落户焦作,我市作为全国第一个地级市开办此类讲座。二是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助听器、人工耳蜗术后训练项目在由市残疾人康复教育中心具体实施的前提下,依托市妇幼保健院,享受医保政策,放大救助资金,让听障儿童受益增大。三是走出国门,打造残疾儿童康复品牌。经市残联积极协调,市妇幼保健院作为市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参与国家的援非项目走出国门。四是探索6周岁以上主要是成人脑瘫患者康复新路子。与北京专家展开合作,选择21名年龄不等主要是成人脑瘫患者进行免费纯中药治疗康复,目前已有12名患者症状有改善,部分有明显改善。

  创新建立竞争机制

  激发队伍生机活力

  在大家的印象中,残联是个小部门、弱势部门,势单力薄,不被重视。多年来,残联的干部也不思进取、无所作为。

  2014年,新一届残联班子组建后,推出了以周目标管理考核为主要内容的三大举措:一是结合周目标管理考核,开展争创“工作先锋”活动。二是结合周目标管理考核,开展争创“文明标兵”活动。三是结合周目标管理考核,开展争创“智慧之星”活动。同时,成立了由理事长杜安禄任组长,党组成员张喜科、郭翠萍任副组长,各部室长、二级机构负责人任成员的重点工作评审组,每周一上午召开评审组会议,对排名和自我认格情况进行评议鉴定,排名鉴定无异议后,在残联电子屏幕及微信平台上予以通报。

  围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市残联要求全体工作人员在制定周工作目标时,要努力达到“十个不一样”,即思想境界不一样、目标追求不一样、心胸气魄不一样、精神状态不一样、理念思路不一样、标准要求不一样、效率力度不一样、作风成效不一样、表率作用不一样、社会反响不一样,用“十个不一样”的精气神,点燃激情,激发干事创业的正能量,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

  实施周目标管理考核排序三项举措,有力推动了残联机关内部的自我管理、细化管理、强化管理、规范管理和科学管理,“近学许昌、远学扬州”活动的开展和“十个不一样”特色精神的弘扬,使得机关内部形成了明争暗赛、争先恐后、勇争一流的良好局面。一组数据足以说明市残联的变化:

  2013年,全省排名中下游,2016年,全省排名第二。

  去年一年,为了找准方向、看准路子,杜安禄下县区调研33次,外出考察49次,历时200多天。

  2016年初确定的37项重点工作,年底前全部完成。

  2014年市直征收残疾人保证金990.6万元,2015年征收1196.3万元,2016年征收1815.4万元。

  往年,市直一年举办一期培训班,培训四五十人,且流于形式,就业效果差。这两年,每年培训近400人,就业率超过90%。

  “部门职能有差别,但责任没有轻重之分。只要我们带着对人民尤其是残疾人的深厚感情,满怀一腔激情尽职尽责,定会闯出一片新天地,干出一番无悔无愧的事业。”杜安禄说。

  (本版图片均由市残联提供)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