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谢仲达)近日,笔者从市工商局了解到,为积极推进网络监管方式改革创新,提升依法管网、以网管网、信用管网和协同管网效能,着力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格局,省工商局出台了《2017网络交易监管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切实维护公平竞争的网络市场秩序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网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要点》从八个方面对全省工商系统网络交易监管工作进行了部署。
一、完善数据信息,开展基础工作。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数据来源,归集、比对市场主体年度报告中的企业网站以及从事网络经营的网店的名称、网址等涉网信息,充分利用市场主体年度报告完善网络经营主体数据库,提高数据库数据质量。按照《河南省工商局网络经营者使用电子链接标识暂行办法》,规范开展电子链接标识发放工作,推动网络经营主体身份公开。
二、开展专项行动,树立红盾品牌。按照国家工商总局的安排部署,继续认真组织开展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推动部门联合检查,突出整治重点领域和商品,强化网络交易平台主体责任,重点打击网络侵权假冒、刷单炒信、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提升一体化监管和协同管网水平,深化专项行动整体效果和社会影响。以打击侵权假冒,加强品牌保护为切入点,推进网络市场监测监管纵深发展,创新网络市场监管机制,积极探索网络市场监管和服务示范区创建活动。
三、推进协同监管,规范业务工作。加强沟通协调,合力推进跨部门和工商各业务条线之间的监管协同,强化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研究制定一体化监管实施意见,明确网监条线与其他业务条线职责分工。制定全省网络交易监管工作相关规范,逐步健全内部规章制度,完善工作流程和规范。
四、推动信息化建设,提升技术支撑效能。进一步优化省局网监平台功能,加快建设河南电子商务可信交易监管与公共服务平台,深化应用全国网络交易平台监管服务系统。支持各地完善网监工作基础设施,提升运用技术手段发现违法线索和电子数据取证的能力。
五、强化信用激励约束,推进信用管网。结合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和网监信息化系统建设,强化网络经营企业信息公示责任,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和系统内部监管信息的互联互通,联动响应,推动实现失信联合惩戒。
六、落实“十三五”规划,加强新业态研究。建立全省网络市场监管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制定联席会议工作规则,明确职责分工,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和执法协同,消除监管盲区,努力形成衔接顺畅、高效协同的网络市场跨部门监管格局。加强与省通信管理局的沟通协调,签署网络交易监管工作合作备忘录,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推动建立网络市场监管协作机制,加强监管执法联动和信用约束协同,合力促进网络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及时跟进网络交易新业态发展趋势,深入调研网络服务交易新业态、新模式,就跨境电商、微商等业态、模式的发展与监管,加强专题调研。提升对网络市场发展趋势的综合研判能力,提高监管政策措施的前瞻性、科学性和时效性,强化规制建设的政策储备。
七、加强机构建设,提升队伍素质。推动各地完善网络市场监管机构,充实专业工作力量,不断理顺工作机制。积极交流、学习网络交易监管工作经验和做法,通过采取专题培训、以会代训、以案说法、现场观摩等多种方法和形式,组织开展业务培训,努力培养一支政治素养好、业务能力强的高素质网络交易监管队伍。
八、加强自身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洁建设责任制。严明政治规矩,严守政治纪律。坚持政治理论学习,打造政治坚定、作风过硬、思想纯洁的队伍。认真落实“一岗双责”,抓好党风廉洁建设,促进业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