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对外开放和科技创新位居全国县(市)前列。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较上年前移10个位次。产业集聚区建设位居全省前列。完成2017年度脱贫攻坚任务。2018年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7重点任务
——持续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工程。确立“347”的发展思路:明确3个目标,即保持全省“十强”,晋升“三星级产业集聚区”;力争早日晋升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打造“千亿级产业集聚区”。建设装备制造、皮革制造、生物化工、德众保税4个超200亿元的产业园区。培育新能源车辆、电子信息、新材料、锁具、食品、石油化工、小微企业7个超30亿元的特色产业园区。
——持续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工程。统筹城区——特色小镇——村庄建设,探索推进全域城镇化。全面推广“一修复三实现”,重点建设特色小镇,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持续推进现代交通建设工程。积极构建公路、铁路、航空立体式的现代交通体系,打破交通边缘化的被动局面。打造开放交通,构建网络交通,推进畅通交通,实现便捷交通,打造平安交通。
——持续推进宜居城市建设工程。牢牢抓住“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机遇,构建“一城四区、四区联动、协调发展”的城市总体格局,定规划,立规矩,建项目,抓管理。
——持续推进生态建设工程。以水系建设、造林绿化、环境保护为重点,学习许昌生态水系、鄢陵林业生态建设先进经验,着力打造水清、树绿、天蓝的生态环境。加快生态水系建设和管理,今明两年,初步形成9河9湖1环城、19水库4湿地,实现“水系环城、城水相依”。同时,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加强环境治理。
——持续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工程。加快推进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转型发展,促进服务业规模壮大、结构优化、功能提升,着力提升第三产业比重。大力发展网络经济,培育新兴服务业,提升传统服务业。
——持续推进文化旅游建设工程。深度挖掘和开发我市历史、地理、古典文学等文化资源,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做强文化旅游业,加强文化设施建设。
——持续推进改善民生工程。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加大民生投入,推进惠民工程,切实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面提升健康水平,积极发展体育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