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 婧
近来,从市贸易大厦北门路过的群众惊奇地发现,过去这里占道经营的商贩不见了,道路通畅了,市容秩序大为改善了。
提起市贸易大厦,焦作市民都不陌生,因这里地处商业中心,人流量大,许多商贩都抢着到大厦周边摆摊做生意。久而久之,市贸易大厦周边形成了大大小小数十个卖冷饮、糖炒栗子、臭豆腐、袜子、鞋垫等的固定摊位,使本来就不宽的人行道更加拥挤,环境卫生无法保障。
市贸易大厦周边脏、乱、差、堵问题严重,治理难、反弹快,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市容秩序管理难点。
为解决这一问题,解放区将市贸易大厦周边确定为综治督办重点,2016年分批拆除了大厦周边违章建筑,全部取缔了大厦北门停车场附近的各类占道经营摊点。
脏、乱、差、堵等“城市病”具有顽固性、反复性等特点,极易出现反弹。从解放区城管部门对市贸易大厦周边的整治工作看,前期虽做了大量的宣传解释工作,但个别商贩仍不理解,只是迫于压力停止出摊,随时准备“卷土重来”,城管部门防止反弹的任务十分艰巨。
如今,市贸易大厦周边不见了违规经营的摊贩,却总能见到城管队员巡查的身影。为了防止反弹,解放区城管局在这一区域安排了15名城管队员,开展不间断巡查。
然而,防止反弹仅靠城管队员严防死守显然不是长久之计,根治脏、乱、差、堵等“城市病”仅靠城管部门唱“独角戏”也无法实现。多年来,治理——回潮——再治理——再回潮的怪圈告诉我们,城市管理必须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否则整治成果将无法巩固。
城市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想管理好城市,仅靠城管部门单兵作战是不行的,必须凝聚起相关部门的力量,形成执法合力,真正提高执法权威和效率。
城市管理离不开商户的自律自治,没有商户的理解和配合,城市管理工作就无从谈起。作为城市经济的细胞,广大商户应增强自律自治意识,积极参与、配合城市管理工作,做到文明经商、规范经营,自觉维护好城市形象。
城市管理更离不开广大市民的参与。市民是城市的主人,维护良好的城市生活秩序是全体市民共同的责任。当城市生活中出现问题时,广大市民应理解并配合城管部门的工作;当面对占道经营、乱倒垃圾等影响城市生活秩序的行为时,广大市民应以主人翁的姿态进行制止。只有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热情高涨,人人关注城市管理、人人参与城市管理,我们的城市才能管理好。
治理“城市病”,呼唤“大城管”。只有建立齐抓共管的“大城管”运行机制,才能形成政府组织、部门联动、社会参与,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城市管理格局,推动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转变;才能根治久治不愈的“城市病”,实现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促进城市高效有序运行。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我市城市管理工作将围绕体制改革,认真落实市委城市工作会议的要求,借鉴许昌、南通、扬州等城市实行“大城管”体制的管理经验,加快推进城市管理大部门改革,依托数字化城管系统平台,积极推动建立部门配合、基层参与、市民共建的“大城管”体制,为焦作城管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提供体制机制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