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示范区要“重点在主导产业集群培育、城市功能综合连片开发、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构建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努力打造全市重要经济增长极、城市新亮点和生态宜居地。”为示范区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2016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和经济下行压力,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团结带领全区干部群众,坚持“发展至上、项目为王、企业家为大”的理念,紧紧围绕建设“五个示范区”(实力、美丽、活力、智慧、和谐)的总体目标,着力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综合实力实现新提升。2016年,全区生产总值124.3亿元,增长9.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3.9亿元,增长9.1%;第三产业增加值36.3亿元,增长13.1%;固定资产投资163亿元,增长18.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2亿元,增长12.8%;进出口总值3990万美元,增长7.4%;实际利用外资8913万美元,增长5.2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2亿元,增长8.2%。六项主要经济指标中,五项指标增速位于全市前三。第三产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了两位数增长。三产增速继续高于生产总值增速,呈现总量扩大、结构优化的良好态势。
项目工作取得新突破。109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0.6亿元,增长36.7%。成功谋划、引进了蒙牛百亿元产业集群、中山国安新材料等35个重大项目。蒙牛百亿元产业集群项目受到了省、市主要领导的高度评价。
城乡面貌凸显新亮点。2016年实施城建项目38个,完成投资15.2亿元。高标准规划设计“两河两湖”水系,城中村改造启动实施。“污染围城”整治成效明显,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党的建设开创新局面。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把党建工作与“两学一做”、党委换届相结合,与经济工作、环保攻坚相结合,党的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工作格局。
2017年,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5%,进出口总值保持稳定,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城镇新增就业3200人以上,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约束性指标完成省、市下达任务,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文/郭树勋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本报记者赵耀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