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三大战略”敲响铿锵鼓点 “一城三区”扬起梦想风帆
————— “一城三区” —————
—— 总体思路 ——
以城市建设为主线 筑牢发展的基础和载体
以项目建设为抓手 增强发展的保障和支撑
以改革创新为引领 激发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以民生改善为根本 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以产业转型为核心 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2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发展之基
以城市建设为主线 筑牢发展的基础和载体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丽珠制药生产车间。 本报记者 刘金元 摄
  万方铝精深加工车间。 本报记者 刘金元 摄
 
   

  坚持将城市发展放在首位,以城市建设为主线,加大城市基础建设和改造开发力度,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和管理服务水平,推进城市繁荣发展,全力建设宜居宜业的高品质城区。

  加快城中村改造和特色商业区开发。按照省、市《关于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意见》,紧紧抓住上级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政策机遇,以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为龙头,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提升城市形象。一方面,立足老城区,启动靳作、白庄等城中村改造项目,完成四运棚户区建设安置任务,推进博丽建材、太元瓷业等老厂区开发建设。另一方面,以特色商业区建设为核心,依托鸿运国际商城、亿祥美郡城市综合体和中铁物流嘉寰产业新城、香港电讯盈科焦作文化旅游产业基地建设,全力打造地标性建筑,加快建设集商住、文化、娱乐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和特色小镇,并谋划实施商业区范围内的城中村搬迁安置工作,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马村特色的城市化新路子。

  推进道路工程和配套基础建设。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在“量”上求突破,在“质”上求飞跃,为发展提供保障。突出道路工程建设,全力推进东海大道、建设路东延、文昌路拓宽等城市道路,中兴路、银河路等县乡道路建设工程,拉大城市框架和格局。加快配套设施建设,沿解放路、文昌路、建设路、人民路等城市主次干道,改造完善供排水、供气、供暖等地下管网建设,启动实施文昌路地下综合管廊工程,逐步实现基础配套建设全覆盖,提升城市公共配套服务水平。

  强化环境治理和生态景观建设。深化环境治理,巩固北山治理、大气污染防治、“污染围城”集中整治成果,持续开展“蓝天工程”“碧水工程”和“乡村清洁工程”,加快实施采煤沉陷区和北部山区综合治理工程,完成1.72万亩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山门河东工矿废弃地等9个土地治理项目,提升环境治理成效。加快生态建设,持续巩固国家森林城市和省林业生态区创建成果,全面完成南水北调两侧绿化工程,推进银河路、纬北路等7条城乡公路绿色廊道建设,完成山门河河道治理项目,超额完成年度造林绿化任务。按照“100米见绿300米见园”的标准,新建书香游园、文昌游园、颐春游园等7个游园,改造提升4个城市公园(游园),全面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加强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建设。进一步理顺管理机制,推动管理工作的长效化、市场化、社会化。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以城市管理提质升级为目标,进一步健全完善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城市管理长效体制,推行社会服务购买模式,实施城乡环境卫生、绿化养护一体化建设,持续加强城区主干道、居民小区、背街小巷和其他公共场所的日常保洁,抓好城乡农村卫生管理。推动管理服务向基层延伸,以美丽乡村、美丽楼院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科教文卫、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让群众更有幸福感和获得感。学习吸收“老家莫沟”经验,按照“334”楼院协商治理模式,加快推进美丽乡村、美丽楼院建设,实现全区64个行政村、75个楼院创建率分别达到10%、80%以上。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