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版:太极拳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常州市成立太极拳运动协会 推动全民健身活动
打造“世界太极城” 建设文化旅游名城
首届两岸四地太极文化 交流研讨会在大理举行
一家四代情迷太极拳
跟着张保忠学太极剑(三十)
陈有刚:传播太极志不渝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3月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家四代情迷太极拳
本报记者 宁江东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张红君一家四代共练太极。                   本报记者 宁江东 摄
 
   

  在刚刚落幕的2017年全国老年人体育协会工作会议太极拳专场汇报演出场上,来自温县赵堡镇陈新庄村的张红君家庭,一家四代人共练忽雷太极拳,其拳如闪电、似迅雷,忽阳忽阴、忽刚忽柔、忽快忽慢,一家人精彩的表演,成为当天演出活动的一大亮点。

  太极拳专场汇报演出结束后,张红君家庭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张红君说,太极拳是整个家庭的核心,家庭成员学习太极拳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还能够修身养性,促进家庭和睦相处。

  今年75岁的张锡玉老人,身形矫健,精神矍铄。“我们全家人打的拳叫作忽雷太极拳,清末时由我的爷爷张国栋创编,民国时期爷爷还是河南省国术太极拳馆教官。”张锡玉说。忽雷太极拳代代相传,1989年,47岁的张锡玉接替父亲张宝成,成为第三代忽雷太极拳掌门人,在他不遗余力推广下,忽雷太极拳渐渐被世人所熟知。

  在习练太极拳浓厚氛围的熏陶下,张红君自幼也喜欢上了太极拳。从3岁时,他就跟随祖父张宝成学习忽雷太极拳。“爷爷教拳特别严厉,小时候每天放学后,爷爷都在院子里等着我练拳,记得有一次晚上看电影回家晚,爷爷就点着煤油灯在院子里等我,直到我把拳练完才回屋睡觉。”张红君说,正是由于祖父与父亲的言传身教,才使他纯熟地掌握了忽雷太极拳套路。

  与太极拳结缘,也让张红君收获了爱情。20世纪80年代,陈家沟村的陈秀芳慕名跟随张宝成学习忽雷太极拳,一起练拳过程中,年轻的陈秀芳与张红君暗生情愫,后结为夫妻。

  这个家庭对太极拳的喜爱,也深深影响了张家的第三代。张红君的儿子,今年26岁的张帅,从小耳濡目染,4岁时就登台表演太极拳,如今他已是国家一级裁判、国家一级教练、中国武术六段。张帅说,小时候学拳很苦,爷爷张锡玉帮他压腿压得他直哭,但他还是坚持练下来了。

  在2017年全国老年人体育协会工作会议太极拳专场汇报演出场上,张家第四代,年仅7岁的张思哲、张震豪也跟着家人认真地练起了忽雷太极拳,成为本次专场汇报演出的小明星。

  谈及太极拳给家庭带来的益处,张红君说,太极拳把一家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家人经常在一起交流学习,就连吃饭都会一起研究太极拳招式以及拳理。张红君说:“习练太极拳对修身养性极为有益,使得家人性情温和,大家互相谦让,从不拌嘴吵架,家庭也就和谐了。”

  张红君家庭近几年在多届市“和谐家庭”武术太极拳(剑)健身展示交流活动中获得一等奖。张红君说,忽雷太极拳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目前在社会上有很好的发展势头,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忽雷太极拳,促进太极拳与太极拳文化产业的发展。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