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版:新媒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报新媒体创新方式 全方位报道两会盛况
上周本报最受关注微新闻公布
青龙峡里赏民俗 迎亲探宝欢乐多
焦作地区政务微信排行榜
平民颈肩腰腿疼痛患者的圆梦之地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7 年3月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平民颈肩腰腿疼痛患者的圆梦之地
——焦作民鑫中医院以“中国(北京)生命阳光爱心基金”助力精准脱贫纪实

作者:本报记者 陈作华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一支敬业有为的医疗团队。
  本报记者  陈作华  摄
  康复的患者为医院送来锦旗。 本报记者 陈作华 摄
 
   

  一个个患者被人用担架抬着、轮椅推着来到这里,而后自行健步走出;一个个被病痛折磨得痛不欲生的病人走进这里,而后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一个个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家庭邂逅这里,而后迎来新的希望……

  这里就是焦作民鑫中医院——一个平民脊柱疾病患者的圆梦之地。该院自2016年开业以来,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疾病的技术优势,通过“中国(北京)生命阳光爱心基金”资助,让众多家庭经济困难的患者在此看得起病、看得好病,从而再次扬起人生的风帆。近日,本报记者走进这家医院,目睹了该院以精湛医术和慈善医疗开展精准扶贫的生动事例。

  让抬着进院的病人健步走出医院

  焦作民鑫中医院是我省唯一开展“七日康”中西医结合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专科医院。该院由曾留学美国、德国的刘云峰院长带领资深医疗团队从事临床工作。团队在发挥微创技术优势的同时,又引进北京国医治疗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膝关节病、四肢关节病等六大秘方,并引进美国HQ健康评估系统、美国足底压力仪、德国MTS冲击波等百余台国内外高端先进医疗设备,形成人才、技术、设备优势突出的专科医疗高地,为周边地区的众多患者带来了健康福音。

  今年51岁的王某,称这家医院是他人生新的转折点。已经两年多因腰椎间盘突出、左下肢剧烈疼痛而不能自行走路的他,在该院治疗后又重新迈开了脚步。

  王某是我市博爱县磨头镇人,开货车跑运输是他家的主要经济来源。可几年前,他因腰腿疼痛连驾驶室都爬上不去,经多家医院治疗,非但没有好转反而病情继续加重。王某病倒后,不仅不能挣钱,反而因看病花光了家里多年的积蓄,由此家庭矛盾开始出现,就连正在上中学的女儿也面临辍学窘境——家人让她出外打工挣钱补贴家用。

  经多方打听,2016年冬的一天,王某被人抬到焦作民鑫中医院。“去了那么多家医院都没治好,这家医院行吗?”王某说自己当时已经失去治疗信心。

  磁共振检查发现,王某腰三、四椎间盘突出,腰四、五椎管狭窄,肌电图显示腰五神经及骶神经重度损伤。此前,别的医院都要求王某做开放性手术,用钢板进行内固定。因风险大、费用高,王某一直没有接受这种手术。

  焦作民鑫中医院院长刘云峰在仔细分析患者病情并组织专家组会诊后,决定为王某实施后路椎间盘镜微创手术。手术仅用30分钟即顺利完成。

  从手术室出来,多年侧卧睡觉的王某终于可以平躺了,原来抬腿脚跟只能离开床面,术后即可抬高到70度。“我的腿不疼了,原来像压着一块大石头的感觉没了!哈哈哈……”王某几年来第一次笑出了声。

  一周后,王某自行健步走出医院。在新农合报销的基础上,该院用爱心基金为其报销了其余医疗费用。而今,王某开车、干农活都不误,小院子里又响起了往日的笑声。

  让患者在这里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介入一针,免开一刀。刘云峰在豫北地区率先把针对颈椎病、腰椎病、膝关节病的介入、微创治疗技术应用于临床。该技术以创伤小、疗效好、恢复快、费用低的特点,为众多患者斩断疾病魔爪。60岁的苏老汉,就是得益于这种治疗方法而摆脱病魔桎梏的人。

  苏老汉来自山西省陵川县农村。几年前,他的右臂出现疼痛、麻木症状,后病情日趋加重,直至发展为持续性刀割样疼痛。只有把胳膊举过头顶,疼痛才可稍微减轻一点儿,由此他有了一只“放不下来的手”。疼痛让他彻夜难眠,痛不欲生,以致产生了不要这条胳膊的念头。

  苏某先后在多家医院治疗,输液、针灸、理疗,效果都不好。2016年11月,他经老乡介绍来到焦作民鑫中医院。磁共振检查确诊了他的病因:神经根型颈椎病。经介入射频热凝靶点术两次治疗,苏某疼痛症状消失,右臂恢复正常。

  苏老汉如同做梦一般:一次治疗20分钟,两次就好了。更想不到的是,医院还利用慈善基金为他减免了部分医疗费用。原来,苏老汉来该院的路上已经有了最坏打算,如果这次再治不好就彻底放弃了,因为妻子残疾、儿子身体有病,家庭一贫如洗,自己再也没有钱东奔西跑地看病了。而今,医院看好了他的病,还为他减免了医药费,真是挽救了他的家庭。老汉在出院时感叹:真没想到焦作市还有这样能治好病还不用花大钱的医院。

  对这家医院发出感叹的还有博爱县柏山镇农民陈老汉。2016年夏季的一天,陈老汉被人架着来到焦作民鑫中医院。老汉8年前因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在一家大医院做过开放性手术,可术后残留性功能障碍。两年前,老汉因腰椎间盘再次突出造成行走困难,得知焦作民鑫中医院可以做微创手术,又可用慈善基金救助,就来到该院治病。

  其实,前期的开放性手术,不仅造成病患部位解剖层次不清、定位困难,而且增加了微创手术的难度。刘院长组织专家反复会诊,充分考虑术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精心设计了手术的各种预案。

  然而,手术前的那天晚上,陈老汉一夜没睡觉。他心理负担很重,担心手术能不能成功、会不会再留后遗症、会不会瘫痪。左思右想之后,他把尚带体温的2000元钱塞给了医生。

  第二天,后路椎间盘镜微创手术顺利完成。麻醉解除后,疼痛消失了,脚可以抬起来了,而陈老汉却大哭了起来。他说这是父亲去世后他第一次哭,但这是高兴与感动——折磨自己多年的病被治好了,医生还用他塞来的红包替他缴了住院费。

  让病人到医院就像到了家

  “其实,把病人拿来的红包充到其住院费里,这在我们医院是普遍现象。拒收患者红包,是医护人员自建院之日起就养成的自律习惯,也是医院医德建设的组成部分。”刘云峰说,曾有一位来自浙江的患者,患双膝骨关节炎,多家医院都要求其做人工关节置换手术,但病人不同意。来该医院后,院里多次会诊后认为完全可以为其做关节镜微创手术,这时病人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病人为了让医生尽心尽责地做好手术,给主刀医生塞了一个装有5000元的红包。医生为了让病人放心,当时没有强行拒绝,但术后马上替他缴到了住院处。

  “我们医院成立之初就提出了‘仁心、仁爱、仁术,医病、医心、医身’的办院理念,要求对患者从医疗、心理、生活各方面开展全方位服务,切实做到看的是病、救的是心、送的是情、结的是义。”刘云峰说。

  在该院采访期间,记者听到了许多医护人员把病人当亲人的故事。去年冬季一天午夜,一位60多岁的老人独自来到医院看病。值班医生了解到,老人是从山西省坐火车来的,下车后没吃饭就直接来到医院。而此时,医院食堂早已关门。值班医生安排老人住进病房后,跑了很远买来饭菜送到老人床头。

  去年冬季,医院病房住进一位来自辉县农村的七旬老汉。护士们注意到,老汉和老伴每日三餐都是吃馒头配咸菜。原来,老两口经济困难,为来这里看病专门卖了一头猪。老汉得的是脊髓性颈椎病,治疗时间比较长,老两口怕钱不够用,所以就在饭菜上节约起来。了解到两位老人的情况后,护士们每天轮流自掏腰包给他们买饭。老人出院时,科主任带头捐款,全科室医护人员共为老人捐款2000多元,二老感动不已。

  优质护理与精心治疗并驾齐驱,是该院仁爱、仁术的具体体现。在这里,护士对患者从不直呼其名,也不叫床号,对年长患者总是不叫叔叔、阿姨不开口,整个医院就像一个和谐的大家庭。医院要求以病人为中心,护理上更是把病人当亲人,开展贴心服务、感动服务、超值服务。一位老年男性患者因马尾神经受损造成排便无力,在用促排便药无效的情况下,“90后”护士戴上手套亲自为老人把干结的大便一点一点掏出来。

  “一次接触,终身负责。让出院的病人‘带着护士回家’。”这是记者听到该院护理部主任韦小娟说的一句话。护士不仅把院外用药及注意事项当面讲清楚,还要写在纸上交到病人手里。一位前来复诊的刘姓患者说:“我感觉到了这家医院就像到了家里一样,很温馨,在这里治病很有安全感。即使出院后,护士还经常打电话问长问短,询问我的身体恢复情况。”

  新的一年,该院又提出了“健行焦作”的构想,决心以仁心、仁爱、仁术济世助困,让更多患有颈肩腰腿及关节疾病的父老乡亲得以健步出行。

  可以相信,焦作民鑫中医院将会给更多患者带来健康的福音。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