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版:形象展示 上一版3  4下一版
西虢镇争先进位谱新篇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7 年3月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焦作争第一 河南居前列 全国有影响
西虢镇争先进位谱新篇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沈跃跃(前中)在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衣显(前右二),孟州市委书记李英杰(前右一)陪同下在莫沟考察。
  焦作市委书记王小平(前右二)在孟州市委书记李英杰(前右一),孟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卢和平(右一)的陪同下在莫沟考察。
  务实重干、团结奋进的西虢镇领导班子。
  已经具备入住条件的拆迁安置房新苑社区。
  全国文明家庭代表郭欣欣在孟州市春节联欢晚会上发表获奖感言。
  河南省重点项目河南德众保税物流中心。
  家和万事兴。
  《焦点访谈》栏目组为莫沟全体群众拍摄的全村福。
 
   

  编者按 市十一次党代会吹响了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让焦作在中原崛起中更加精彩的冲锋号,在全市人民为实现这一宏大愿景发奋努力、奋勇争先的滚滚大潮中,孟州市西虢镇瞄准“焦作争第一、河南居前列、全国有影响”既定目标,争先进位的勇气令人钦佩;说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难也不变,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精神让人为之感动;项目为王,发展为要,执行为上,民生为大的成功实践为我们树立了样板。实现市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需要这样的勇争一流的精神和埋头苦干的干劲。

  用“河南居前列、全国有影响”来形容当下的孟州市西虢镇实不为过。

  坐落在孟州市西虢镇的“老家莫沟”特色小镇在全国火了。大年初一,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以《老家莫沟》为题,专题推介孟州市建设新农村的典型做法;《半月谈》杂志2017年第一期刊发《河南莫沟为中国新农村建设探路》。

  在全省“百强乡镇”榜单中,西虢镇强势挺进“50强”。

  去年,该镇强势发力,跻身全省财税收入“亿元乡镇”。

  河南居前列、全国有影响,对西虢镇来讲,不能不说是个奇迹。奇迹是怎样创造的?西虢镇党委书记卫国宾有感而发:“这是焦作和孟州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我们按照‘焦作争第一、河南居前列、全国有影响’既定目标,说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难也不变,撸起袖子加油干换来的结果。”

  项目为王,跻身全省财税“亿元乡镇”

  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作为连续7年跻身全省百强乡镇的西虢镇,秉持“项目为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不断强化项目支撑,打造转型发展新动能,取得了可喜成果。

  “经济是乡镇发展的基石,稳要有‘压舱石’,进要靠‘大块头’。西虢镇经济跃升的法宝,就是坚持项目为王,举全乡之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卫国宾说。

  去年以来,该镇共实施500万元以上的项目有20个,其中亿元项目就多达13个。如今,总投资1.09亿元的河南天翔电力设备生产基地项目、投资6.8亿元的德众跨境电商产业园项目、投资1.5亿元的蓝梦薰衣草生态旅游项目、投资6.8亿元的德众保税商务酒店项目等11个新开工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投资1.2亿元的孟州市鹏翔颜料有限公司氧化铁项目、投资12.5亿元的德众大罗塘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项目等9个续建项目部分已经建成投产。

  没有项目就没有生命力。该镇把招商引资摆在全镇经济工作的重要位置,招商引资再创佳绩。全镇实际完成招商引资总额2.33亿元,占全年任务的155%。新引进1000万元以上项目多达8个,其中亿元项目占4个。

  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该镇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去年,全镇完成工业总产值297.1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完成50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71亿元,占年度任务的104%;地方财税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到创纪录的1.1948亿元。

  发展为要,“老家莫沟”走红全国乡村游

  “老家莫沟”是孟州市也是西虢镇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总要求的具体实践。

  为了确保该项目的顺利实施,自去年4月“老家莫沟”开工建设以来,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加大投入力度,狠抓落实,派驻三分之一的班子成员吃在村、住在村、干在村。该镇党委书记和镇长轮流到村现场督导,看进度、解难题,每天晚上都要在现场召开推进会,加快建设进度。经过艰苦奋战,“老家莫沟”揭开了神秘的面纱,成为中原乡村休闲观光热点,日均接待游客3000人左右。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沈跃跃,河南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润儿,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赵素萍,焦作市委书记王小平等领导先后到莫沟参观,对莫沟的发展给予高度赞扬。去年10月,焦作市美丽乡村建设观摩会现场会也在这里召开。

  在建设“老家莫沟”的基础上,该镇积极推广、分类指导,开展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在完善基础设施方面,为商户农户统一购置了垃圾桶、配备了地坑式垃圾箱,投资30多万元配备了1辆垃圾车、1辆洒水车。该镇通过“自愿申报、财政补贴、镇村联创、以奖代补”的方式,拿出专项资金120万元,按照“七改一植”标准,重点打造了寺上、西虢、顺涧、路家庄4个示范村,人居环境焕然一新。

  执行为上,助力孟州“八大工程”

  去年以来,西虢镇紧紧围绕孟州市确立的“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围绕一个中心、实施八大工程、强化三项保障、实现四个建设”的“1834”总体工作思路,全力服务产业集聚区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交通建设、宜居城市、生态建设、现代服务业、文化旅游和改善民生等“八大工程”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八大工程”中涉及西虢镇服务协调项目的多达37个。为了确保项目顺利实施,该镇实施了班子成员分包责任制、周二周五项目专题汇报制,镇主要领导和许多征迁干部“五+二”“白+黑”,督战在现场,吃住在村、在工地,攻下了一个个堡垒。在环城道路攻坚战中,全镇齐心协力,打赢了一场场硬仗。黄河大道西延姚庄段搬迁涉及93户,苦干4个月,目前基本拆迁到位。阳光路南延涉及3个村,占地380多亩,目前5处老窑院等已全面兑付到位,保证了正常施工。总长9.2公里的联盟路要穿过9个村,需占地900多亩,涉及搬迁户81户,猪圈、羊圈20多个,目前搬迁工作已经启动,地面附着物全部补偿到位,许多搬迁户顺利搬迁,保证了全线正常施工。在服务产业集聚区项目建设上,该镇一年累计协调13个村占地1000多亩,清点清理兑付附着物150多处,拆除建筑物500平方米,处理施工矛盾纠纷200多人次,为工程建设创造了好环境。如今,龙腾河污水管网项目、建业路下游雨污管网项目已经建成投运,引黄工程、阳光路北延、文公路南延、隆丰东扩、升业管项目、保税二期占地、大罗塘项目等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为服务好常付线扩宽改造和产业集聚区规划,该镇对常付线门面统一刷白、统一更换广告牌、统一绿化,拆除违法违章建筑1.2万平方米,使沿路门面焕然一新。

  民生为大,绿色发展福惠民生

  去年以来,西虢镇秉持绿色发展的执政理念,以打造“绿色西虢、幸福西虢”为抓手,大手笔实施绿色发展宏图,调结构、促减排、优环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在推动企业发展的同时,强化污染治理,大力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和“污染围城”攻坚战,整治10吨以下燃煤锅炉26个、取缔了“十五小”“土小”企业5家,拆迁了沿涝河畜禽养殖场1家,及时处理、整改上级督导组转交的环保问题13处。该镇还建立了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并定期进厂入村进行环保巡查。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业态,做强电子商务。去年全镇组织网络经济知识培训3010人次,面向中小电商企业、淘宝店主、微商群体培训160人次,培训网络经济人才300人,培育网络企业21家,发展电子商务企业23家,全镇农村淘宝销售额达459.7万元。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在保证粮食稳步增长的基础上,新发展山药、核桃、丹参等特色种植3000余亩,鼓励规模化种植、生态养殖,推动土地流转18556亩。

  实施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去年全镇完成生态廊道绿化工程261亩,村镇绿化工程96亩,农田防护林体系改扩建工程140亩,陵区及平原沙荒造林工程800亩,特色经济林150亩,花卉苗木基地建设50亩。在全镇开展了“一家一户栽一棵树”活动,各村庭院栽植绿化树1万多棵。

  发展成果人民共享。去年,该镇在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城乡面貌、增加社会保障、提升民生幸福指数等方面的投入占财政收入的70%以上。

  卫国宾说:“当前,站在新起点上的西虢镇已经步入快速‘上升通道’,我们要瞄准既定目标,秉持项目为王,发展为要,执行为上,民生为大理念,鼓足干劲,加快步伐,争取更大的进步,为焦作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作出我们新的更大的贡献。”本报记者 杨仕智

  (本版图片均由孟州市西虢镇党委提供)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