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詹长松)记者昨日从市国土资源局获悉,我市建设的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网络,通过了省国土厅组织的专家验收。这是我省首个国家级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示范区,也标志着我省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将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支撑。
我市矿产资源丰富,多年的矿业开采产生了严重的地质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地面塌陷、地裂缝、山体崩塌、地形地貌景观破损、含水层破坏、土壤污染及矿井废弃等状况,严重影响了矿区周边群众生产生活和矿区生态环境。为实时掌握地质环境动态,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014年,市政府与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签订了国家级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示范区联合共建框架协议,正式启动了焦作市国家级地质环境监测示范区建设。
我市此次建成的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网络,由地下水环境监测网、地面形变监测网、土壤环境监测网、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及土地资源损毁监测网组成。工程主要包括地下水动力场监测孔113个、地下水水位动态统调监测孔400个、地下水水质监测点156个、土壤监测点等96个项目,同时安装了地下水水位自动仪10套、自动雨量仪1套等监测设备。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网络将在地面形变、地下水水位及污染、矿区土地重金属污染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地动态监测,为我市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