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的发展目的是建设人民满意交通,发展要求是当好先行。
市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四个焦作”,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焦作在中原崛起中更加出彩的宏伟目标。市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对交通运输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强力推进包括焦作至荥阳黄河大桥、焦温快速通道在内的十大基础设施重点项目,深入开展中心城区三年改造提升行动,进一步加快郑焦融合,主动融入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大格局,全面提升我市城镇化建设水平。
目标既定,贵在落实。刚刚过去的2016年,全市交通运输系统站在加快“四个焦作”建设、促进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的高度,深刻认识当前交通运输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紧紧抓住难得的黄金发展机遇,不断完善加快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在抢抓机遇中占领先机、乘势而上,在加快发展中转变方式、奋力先行,在规范管理中优化服务、展示形象,在改革创新中破解难题、助推发展,在文明建设中提升素质、凝心聚力,全力推动交通运输事业新一轮大发展。
新年新气象,新年新发展。今年我市交通运输发展总体要求和交通运输工作主要目标已经敲定,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困难和压力也很大。全市交通运输系统牢固树立“说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难也不变”的工作理念,围绕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今年将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抢抓机遇
强力推进交通
基础设施建设
项目建设是交通运输行业的基础支撑,特别是重大交通项目对于支撑经济社会长远发展意义重大。当前,交通运输业迎来了加快发展的黄金机遇,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将紧紧扭住发展不放松,以为“一赛一节”创造良好交通环境为重点,以强力实施“公路交通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全面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再上新台阶。
加快推进4条高速公路项目建设 今年,我市的南太行绕城高速及其西延至二广高速项目(沿太行高速公路)、林汝高速温县至巩义段、焦作至平顶山高速焦作至荥阳段项目等4条高速公路纳入了全省的建设计划,要求今年开工3个,完成前期工作1个。这4条高速对于支撑我市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实施4条高速公路项目,全市将最终形成环绕城区、连通县(市)、对接全国、功能完善的“三横四纵”高速公路网,我市的交通区位优势将进一步提升。
加快推进两座黄河大桥建设 G234焦作至荥阳黄河大桥及连接线工程对于进一步打通我市南大门、形成市区向南跨黄河直通省会的快速通道、加快郑焦融合发展意义重大,今年将掀起建设高潮,完成部分路基、桥涵工程;G207孟州至偃师黄河大桥及连接线工程是我市南跨黄河通往豫西、豫南的又一快速通道项目,今年将完成前期工作并力争在5月份开工建设。
加快推进5个重要通道项目 G207焦温快速通道项目对于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将发挥重要作用,被列为全市十大基础设施中的重要项目,这个项目的实施不仅可以形成市区直通温县组团的快速通道,还将进一步形成北连太行山、南接黄河滩的中部旅游大通道,今年集中攻坚,确保开工建设。S230沿山过境通道项目要加快前期工作,力争今年可报批;S237沁阳捏掌东至孟州里村段改建工程要完成部分路基土方、小桥涵、桥梁工程;S307月山至济源交界段改建工程要完成前期工作并开工建设;沿黄通道项目力争完成武陟段主体工程,加快温县、孟州段前期工作。同时,扎实推进S306云台山至修武段、S104焦作段改建工程等项目的前期工作。
加快推进农村公路、扶贫攻坚及场站建设 早着手、早安排,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建设300公里。加强交通扶贫攻坚,加快实施《焦作市交通运输脱贫专项方案》,优先安排、积极推进贫困村道路建设,进一步改善贫困村群众出行条件,配合全市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加快公交场站建设,缝山公园公交首末站项目上半年建成投入使用;加快推进焦作火车站北广场公交枢纽以及中站、马村停保场升级改造等项目,稳步推进东学固、大北张、义门停保场的土地收储和施工图设计等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建设。
全面完成公路绿色廊道建设 提升品位,精雕细琢,把过街路段整治和道路节点打造成品位高雅、特色鲜明、赏心悦目的景观亮点;坚持不懈,再接再厉,3月底前全面完成公路绿色廊道建设任务,统一组织对各单位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验收。通过公路绿色廊道建设,积极打造“路在绿中穿、车在画中行、人在景中游”的生态大道和景观长廊,努力为生态立市战略实施和美丽焦作建设作贡献。
切实加强项目管理 强化高速公路项目推进机构建设,成立高速公路建设协调办公室,抽调精兵强将,形成合力,抓好项目前期、征地拆迁、建设协调等工作,努力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完善项目推进机制,对于今年的重点项目,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四个一”工作机制和“半月一调度、每月一督导、两月一汇报、每季一观摩”的督查机制,建立项目台账,明确节点目标,落实工作责任,千方百计加快项目工作进度,推动项目加快落地、实施、完成、见效;狠抓工程质量管理,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推行质量管理标准化,强化对施工、监理等从业单位的资质、信誉与合同管理,确保工程质量监督覆盖率达到100%,工程合格率达到100%。
保障有力
全面提升交通运输
行业管理服务水平
改善广大群众的出行环境、提升运输服务保障能力是交通运输部门的重要职责。今年,市交通运输局将以服务“一赛一节”为中心,抓硬件建设,抓规范管理,抓优化服务,抓转型升级,全面提升交通运输保障能力。
全力服务“一赛一节” 提升认识,担当责任,制订计划,提前着手,重点抓好主要干道、进出市口等路段环境整治,车站站容站貌提升,公交车、出租车、客运班车服务优化,车体、大屏幕宣传氛围营造等工作,改造提升人民路、塔南路、民主路等路段公交候车亭,积极为“一赛一节”提供全方位的交通保障。
持续推进省公交优先示范城市创建工作 统筹做好场站、车辆、公交专用道等各项工作,开展“城市公交服务品质提升年”活动,积极优化调整公交线路,确保圆满完成省公交优先示范城市3年创建任务,并成功创建全省公交优先示范市。
加强公路养护管理 实施干线公路获轵线、紫黄线大修项目,抓好安保工程、小修保养;加强“四好农村公路”建设,继续深入开展“431”道路和“示范县”创建活动,努力打造“畅、安、舒、美”的公路通行环境。
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 认真开展孟州、沁阳两个全省试点创建工作,按照“巩固试点、典型带动、逐步推广”的思路,着力提升城乡客运服务水平,进一步让城乡群众坐上便捷车、经济车、舒适车。
加强道路运输市场管理 建立道路运输“黑名单”制度,对严重失信、发生重特大道路运输安全责任事故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坚决责令退出道路运输市场。整合运输、仓储等功能,大力推进多式联运“一单式”服务,鼓励发展冷链物流;推进客运联程运输,创新定制服务,提升服务和竞争能力。
加强超限超载治理 强化源头监管,禁止超载车辆出场上路,深入开展跨区域联合执法,强力推进高速公路出入口劝离就近下站的治超模式,严厉打击各类超限超载违法运输行为。
切实抓好法治交通建设 开展“质量效率法治”落实年、交通运输依法行政推进年和交通运输执法体制改革提升年活动;认真落实我市创建国家级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试点市相关任务;推行权责清单动态监管和“双随机一公开”模式,加强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做好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信息“双公示”工作;推行执法文书电子化,积极应用移动执法系统,提升执法科技含量。
坚决打赢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 采取联合执法、网格化监管、路长责任制和督导问责等手段,严格落实工程施工“六个百分之百”,强化道路全天候保洁保湿,严厉打击乱抛洒、无覆盖等违法违规车辆,积极为全市环境污染整治工作作贡献。
改革创新
不断增强行业
发展活力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交通运输行业也面临着新形势、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只有大力推进改革创新,才能激发行业活力,培育发展新模式、新业态和新动力。
深化出租汽车行业改革 按期实行出租汽车经营权无偿使用;尽快对巡游出租车经营权进行确权,彻底解决权属不清、责任不明的问题;对接省级平台,细化网约车经营许可程序,进一步推动出租车新政落地实施;建立长效机制,提升服务水平,严厉打击非法营运行为,确保市场规范稳定。
深入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 与省交通运输厅对接,深入研究“打包招商”的投融资政策,结合我市交通项目建设实际,扎实做好工作,努力确保我市重点交通项目成功招商。
推进驾培市场改革 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进的原则,推行驾驶员培训监管服务平台与公安考试系统联网对接,加强对驾培机构的复核,对达不到标准要求的限期整改。
加强智慧交通建设 实施“互联网+交通运输”行动计划,搞好信息资源整合,加快构建交通运输信息平台及指挥中心。市交通技校要充分发挥教育培训基地作用,进一步改善学校环境,抓好招生就业工作,提升办学质量,努力培育更多人才。
落实责任
持续抓好
安全稳定工作
安全稳定的环境是加快发展的最基本要求,必须时时处处抓安全、促平安、保稳定。树立安全是最大民生的理念,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首要位置,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和《河南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属地管理责任。强化“道路运输平安年”活动,推行“两客一危”安全闭环监管,开展危货运输专项整治,强化联网联控系统应用。加强节假日、重大活动等重点时段和汽车站、大型桥梁、库区、渡口、浮桥等重点部位的安全监管,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攻坚行动,加强普通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深化“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搞好应急演练,坚决守住安全生产这条红线。做好信访稳定工作,坚持以人为本,以出租汽车改革等为重点,加强矛盾排查,努力把问题化解在基层、把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加强行业反恐防范工作,做好重点时段交通运输安保和行业维稳工作。
强基固本
全面推进从严治党
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严”字当头、“实”字托底、步步深入,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固本培元,为推动交通运输工作扎实开展提供坚强保障。
加强党建工作 加强党建阵地建设,按照有场所、有设施、有标志、有党旗、有书报、有制度的“六有”要求,加强党员活动室建设。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和党员领导干部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加强对党员的政治学习培训,搞好党员日常教育管理,积极开展党员“双评”,提升党员政治业务素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丰富党建载体,扎实开展“五好”基层党组织和“五型”机关创建活动,不断激发党建工作活力。
加强党风廉洁建设 坚持党风廉洁教育常态化,开展“党风廉洁教育月”和“廉洁警示日”活动,深入挖掘交通运输系统的廉洁文化资源和典型事例,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引导党员干部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做到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廉洁从政。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认真落实党风廉洁建设“两个责任”,有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违纪行为零容忍;加强廉洁监督,认真落实廉洁谈话制度,在党员、干部队伍中养成相互提醒和督促的习惯;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等一系列要求,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对不规范执法行为进行重点惩治和打击,积极做好巡察整改工作,努力使全系统风清气正。
提振精神
凝心聚力抓落实
今年的交通运输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困难和压力很大,关键要强化责任担当,凝心聚力抓好工作落实。
进一步转变作风,提振精神 深化“近学许昌、远学扬州”活动,按照“说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难也不变”和“整体工作上台阶、重点工作争一流、特色工作树形象”的要求,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昂扬向上的斗志、不畏困难的勇气,在真抓实干上下功夫、在提升效率上下功夫、在争先创优上下功夫,奋力开创工作新局面。
进一步提升素质,增强本领 今年的交通工作任务艰巨,交通发展面临着诸多急需破解的矛盾和困难,这都要求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加强政治和业务学习,全面提升综合素质,不断增强组织管理、业务攻关、沟通协调和破解难题的能力。
进一步站位全局,凝心聚力 交通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联系紧密,相辅相成,全市交通运输系统要加强协调配合,强化责任担当,创优工作环境,凝心聚力做好交通运输工作。
进一步建树文化,提升形象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抓好文明单位、工人先锋号、青年文明号等创建工作,持续开展“践行价值观,文明我先行”等主题活动,积极打造健康向上、与时俱进、特色鲜明、感染有力的行业文化,增强系统凝聚力和战斗力。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工作,开展重大主题宣传,讲好交通故事,传递行业正能量,让社会了解交通、理解交通、支持交通、厚爱交通。
(本版照片均由市交通运输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