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让我申请了英国5所中学。”今年14岁的黎伊认为,留学能享受更优质教育,增长见识,有利于回国找一份好工作。国际教育可提升求职竞争力的显著优势,让低龄留学热开始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留学生输出国兴起。 (据中新网)
低龄留学有多热?有留学服务机构调查数据显示,2012~2016年,意向出国读本科、高中及以下学历的中国学生占比增加了13%,增至36%,选择到加拿大留学的学生中有超过30%的人申请入读加拿大中小学。从地域上来说,除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之外,中国二三线城市渐成留学市场重点,并开始向四线城市渗透下沉。留学已成为中国大众化的教育选择,并不断向工薪家庭延伸,低龄化趋势更是不可阻挡。
低龄留学热来袭,说明了三点。一是国人的收入不断增长,留学成了可选择项;二是体现了国人对教育的重视;三是对优质教育的渴望。国外相对宽松的教育和考试制度,相对多元的考核指标,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注重,是家长所渴望的。有家长表示,希望“提升孩子的语言和独立生活能力”。
留学的好处不少,留学的弊端也不容忽视,尤其是低龄留学。到了异国他乡,孩子是否有语言沟通能力,能否适应国外生活和学习环境,是否会产生厌学情绪,这些问题也是需要考虑的。因为没有解决好这些问题,孩子不适应留学环境而中途返回来的,并不新鲜。其次,对于低龄的孩子,和父母一起生活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低龄留学,让孩子早早和父母分开,是否恰当,也需要考虑。同时,留学显然是高消费。对于家庭经济宽裕的,是加大了开销;但对于一些并不宽裕的家庭,为了争相攀比,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留学,是否是最佳选项,也需要考虑。重视教育没错,但如果把重视教育简单异化成低龄留学、盲目留学,那显然就不合适了。
还需要进一步明确的是,孩子低龄留学的目的是什么?有的家长在和孩子的沟通中,有明确的目的,并对留学所在地及学校有很好的了解。也有的家长对这一切并不清楚,只是随波逐流。至于能否达到目的,是否是达到目的的最佳方式,并不清楚。比如把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作为留学的目的,这显然难说是好的选择。更有的家长只是觉得别人花钱送孩子出国留学,自己就得为孩子花了这笔钱,否则就是对不起孩子。如此想法,显然幼稚。
低龄留学热来袭,跟风不可取,理性的权衡不可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