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两会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今日20时做客本报网络直播间
动能转换,关键在创新
两会长镜头
焦作微两会
我市空气质量近期呈现向好态势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3月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动能转换,关键在创新
——代表委员热议创新驱动
作者:本报记者 孙国利 杨丽娜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要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热词”是啥?“创新”二字首当其冲。您看,政府工作报告是这样描述的: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健全创新体系,建设创新焦作。

  焦作,这座处处散发着转型气息的魅力之城,沐浴着国家政策的春风,创新意识增强了,发展内涵丰富了,城市符号多元了,幸福指数提升了,综合实力增强了。

  回首焦作的转型之路,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无论是摆脱资源依存,突破单纯对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依赖,实现产业转型,还是城市功能由不完善向强化和多元化转型,都离不开创新。一句话,资源型城市必须用创新促进城市转型,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同样离不开创新驱动。

  经济转型的支点,还在于技术创新。俗话说,退潮时方能发现谁在裸泳。这句话在当下的经济环境中,最能形容哪些产业和企业更具生命力、更具发展潜力。

  如此创新是正处于经济转型爬坡过坎关键期的焦作的必由之路,更是宏观经济态势的必然选择。刚刚过去的一年,中国经济增长虽然“换挡降速”,但是改革“快马加鞭”。从数量发展到质量发展、从投资驱动到消费拉动、从增长奇迹到常规平稳,新常态成为描绘经济发展的关键词。

  跻身全省“第一方阵”,焦作再出发。实现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目标,靠的是工业;创造焦作人民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靠的是工业。新常态是困难期,也是机遇期、分化期,关键看大势是否把握得准、思路是否理得清、转型是否谋划得好、动力是否转化得快。人大代表马海洋说:“无论形势发生什么变化,我们都不能动摇工业的主导地位,坚定不移地把发展工业作为头等大事、重中之重,领导力量向工业倾斜,工作精力向工业集中,发展重点向工业转移,要素保障向工业汇聚,重振工业雄风,筑牢工业强市根基,真正让工业在焦作跻身全省‘第一方阵’的进程中打头阵、唱主角、挑大梁。”政协委员靳艳君说,工业企业要在创新驱动上下功夫,紧抓科技、模式、管理关键环节,加强科技创新、加快模式创新、强化管理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打造百亿元企业,为焦作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作出积极贡献。

  怀川农业,融合提升,动力十足。在全国农业战线,我市作为黄河以北“全国第一个吨粮市”“全国第一个小麦千斤市”享誉华夏,赢得了“世界小麦看中国,中国小麦看河南,河南小麦看焦作”的赞誉。人大代表靳林文说,我市农业以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区为载体,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提升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水平,从而实现了从资源优势到产业优势、从粮食高产到优质高效的华丽蝶变。政协委员李晓栓说,我市要立足农业产业化现有基础,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培育壮大产业集群。

  旅游名城,活力凸显。这里有云台山、神农山、青天河、峰林峡、青龙峡五大园区组成的云台山国家地质公园,蜚声海内外,云台天瀑、红石峡奇景、青天河红叶让游客流连忘返;这里是太极拳发源地、太极文化发祥地,每年有大批游客慕名而来,到这里领略太极魅力……山水为骨,文化为魂,焦作旅游名扬天下。

  市人大代表魏丰收说,依托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和文化底蕴,焦作应该紧扣目标,通过规划引领、项目推进、精品景区打造等一系列举措,不断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步伐,为旅游业发展注入强心剂,焦作旅游迸发出无限活力。市政协委员李孟州说,目前我市旅游业发展仍存在旅游产品链条短、新业态旅游产品缺乏、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以及自然山水旅游发展较快、文化产业开发不足等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焦作旅游业的上档升级。焦作要发挥旅游资源丰富、对外影响广泛的优势,依托“太极圣地、山水焦作”两大世界级品牌,叫响旅游“二次创业”,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把焦作建设成国际旅游名城,打造成国际旅游目的地。

  建设“四个焦作”,强劲的创新动能不可少。市人大代表卢红旗说,没有创新就没有出路,焦作产业基础深厚,要强化创新意识,树立“守旧必然落后、创新才有突破、突破才能发展”的理念,不仅要在技术和管理上创新,更要在制度和观念上创新,真正让勇于探索的气势、敢为人先的气概、尊重个性的气量成为焦作的显著特征,形成竞相创新的气象。以全国创新驱动示范市建设为契机,坚持理念、体制、科技、服务创新“四位一体”,以创新破解难题、驱动发展,一大批领军型人才、创新创业团队聚集焦作,步入创新驱动、内生动力增长的轨道,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创新对发展的贡献率明显提升,成为发展活力足、辐射范围广、引领作用强的创新型城市。

  行百里者半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而今,加快建设“四个焦作”,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让焦作在中原崛起中更加出彩,在怀川大地已结成共识。如今,焦作的宏图大业这“百里之路”,正到了“九十里”处,才算是走了一半,愈是接近成功,愈是感觉困难。而我们要做的,唯有认真对待,持续创新。除此别无他途!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