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贾定兴
“目前,我市共有37285名留守儿童,学校、家庭及一些社会力量该如何帮助他们?”“新乡等地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做得非常规范和专业,我市应该多借鉴外地优秀经验。”市两会召开前夕,与青少年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一直是代表、委员关注的话题。
2月24日下午,团市委建立“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微信群,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社会公益人士在微信群里,就进一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等相关热点、难点问题各抒己见。
作为多年在12355青少年服务中心服务的志愿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张坤秋,在为一些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发现,这些孩子由于父母不在身边,行为和教育存在缺失、情感得不到满足,很容易出现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等问题。“留守儿童的问题是各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需要老师、家长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关心和帮助,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呢?”她在微信中表示了自己的担忧。
没过一会儿,市人大代表孟祥哲对此问题进行了回复:“我建议民政部门进一步发挥好牵头和兜底作用,整合调动社会资源和力量,对留守儿童进行关爱和帮扶。教育部门应大力推进教育资源均衡,在师资力量、硬件建设、业务培训等方面,适当向这些学校倾斜,确保留守儿童享受到公平的教育资源,并针对留守儿童开展心理辅导,及时解决情感问题。”
看着群里讨论的气氛越来越热烈,市人大代表武云发微信称:“感谢你们对青少年成长提出的建议,我一定会把这些声音带上两会。”
据了解,从2007年开始,团市委已连续10年开展“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集中反映我市青少年的普遍性诉求,推动解决了一批涉及青少年权益的具体问题。
在今年市两会召开前夕,团市委组织工作人员通过问卷调查、个案访谈、座谈会等方式,开展广泛研究,多渠道了解我市青少年的利益与诉求,并对部分意见、建议做了归纳整理,最终形成了8条建议,包括进一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关注校园欺凌事件、进一步加大对涉案青少年的关爱帮扶力度等,旨在以此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供更多青少年资料和数据,共同营造全社会关心青少年、关爱青少年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