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城乡居民所患疾病多是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应对这些疾病,健康教育的成本最低、效果最佳。”市政协委员、市疾控中心计划免疫科副科长王三凤说。
王三凤说,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建立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必须提高广大市民的健康素养水平,让大家知晓基本的卫生知识,掌握基本的保健技能。健康教育就是通过不同的渠道传播健康知识,让大家树立健康理念,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近年来,我市健康教育工作者深入社区、学校、机关、工厂等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但这种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远远不能满足广大群众的健康需求。”王三凤说。对此,她建议建设一个综合声光电等科技手段,集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于一体的健康教育馆,最大限度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让老百姓多一个寓教于乐、休闲养生的好去处。
本报记者 詹长松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