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在全市上下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确保圆满完成各项脱贫任务。
要以保障为基,不折不扣地完成“三农”工作和脱贫攻坚任务。组织保障要有力,坚持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深入抓,其他领导密切配合、全力以赴,确保劲头不松懈、力量有加强。政策保障要有力,不断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增加财政对“三农”的投入,推进要素资源向农村配置,引导优质社会资本进入“三农”领域,鼓励优秀人才到农村服务发展。作风保障要有力,以“说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难也不变”的优良工作作风,推动各项工作落实。督查问效要有力,定期进行督促检查,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使用、财政资金奖补扶持的重要依据,对工作成效好的予以表彰,对工作进展慢的通报批评、限期整改,对工作不力而出现问题的严肃问责。
就做好我市“三农”工作和脱贫攻坚工作,徐衣显强调,一要充分肯定成绩,坚定必胜信心。去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市农业生产形势平稳,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农民收入持续增加,脱贫攻坚成效明显,取得了“十三五”开门红,对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稳定器”和“压舱石”的作用。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还存在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任务较重、农民增收难度加大、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等问题,各级各部门要增强“四个意识”,凝聚思想共识,坚定必胜信心,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量、更硬的措施,把“三农”和脱贫攻坚工作牢牢抓在手上,切实抓紧抓实抓好。
二要突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农业农村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要深化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优质小麦,扩大强筋小麦生产,推动小麦由普通品向优质品发展。大力发展优质花生,增加油用和食用花生种植面积。大力发展优质草畜,着重抓好产业链条长、附加值高的奶牛和肉牛产业。大力发展优质林果,因地制宜地发展林果产业。大力发展怀药产业,推动“四大怀药”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要推进绿色发展。加强面源污染治理,推行高效生态循环种养模式。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和生态产品供给。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培育一批知名领先的农产品品牌。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要筑牢农业基础。稳定粮食生产,完善基础设施,推进创新驱动,确保粮食总产稳定在40亿斤以上。要深化农村改革。抓好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让农村土地承包权稳下去、经营权活起来。抓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创新农业产品流通体系,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提升农民收入水平。
三要贯穿精准要求,务求脱贫实效。要加压驱动,落实责任。县级党委、政府承担脱贫攻坚主体责任,县(市)区委书记和县(市)区长是第一责任人,乡镇党委书记和乡镇长是直接责任人,市直各部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要落实好帮扶责任,共同构建任务逐级明确、压力层层传导的责任体系。要精益求精,夯实基础。抓好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等关键环节,解决好“扶持谁”“怎么扶”“如何退”等重点问题,坚决防止假脱贫、被脱贫、数字脱贫。要精准发力,科学施策。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指导、精准帮扶,落实好转移就业、产业扶持、社会保障、社会力量帮扶等措施,确保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要统筹协调,形成合力。发挥各级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激发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四要强化工作保障,狠抓工作落实。要加强组织领导。主要领导要亲自部署、靠前指挥,分管领导要履职尽责、主动作为,各级各部门要形成上下联动、各方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要改进工作方法。继续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不断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工作的实效性。要加强督查考核。加大督查督办力度,严格目标考核,加强正面引导,营造加快推进“三农”工作和脱贫攻坚工作的浓厚氛围。
会上,副市长王建修总结了我市去年的“三农”工作和脱贫攻坚工作。孟州市介绍了通过“一修复三实现”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的经验,武陟县介绍了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经验,温县祥云镇、武陟县大虹桥乡、河南理工大学和孟州市槐树乡源沟村介绍了产业扶贫的做法,中站区龙翔街道、马村区演马街道就进一步做好脱贫工作作了表态发言。
会议还通报了我市脱贫攻坚2016年考核评估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