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婧)城市市容秩序的好坏,关系着广大市民的生活质量,直接影响着城市的整体形象。昨日,记者从市城管局了解到,今年我市将坚持问题导向,持续在治理“城市病”上发力,立足精细化管理,狠抓制度落实,通过线上抓精品、面上抓提升、点上抓亮化,全面提升城市形象,促进市容环境旧貌换新颜。
在2016年我市市容秩序整治工作中,市城管部门从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接连开展了春节前后市容秩序整治、市容秩序和农村环境治理、城区“双创”工作专项整治、城区8条精品路和30个重点部位“三重”乱象整治、城区餐饮夜市规范提升、城区违章搭建经营性大棚专项整治等活动,向影响城市形象的“脏乱差堵”等“城市病”宣战,强力治脏、治乱、治差、治堵,使我市城区市容秩序明显改善。
“脏乱差堵”等“城市病”具有顽固性、反复性等特点,极易出现反弹。今年,市城管部门将以迎接“一赛一节”召开和促进“四城联创”工作深入开展为契机,继续推进“双创”工作,持续在治脏、治乱、治差、治堵上发力,提高管理水平,立足精细化管理,按照主干道严禁、次干道严控、背街小巷规范的管理标准,实行城市道路分级管理,加大对重点部位、重点时段、重点行业的“三重”乱象整治力度,在城区8条精品路和30个重点部位“三重”乱象整治初见成效的基础上,扩大整治范围,抓好16条主干道、52条次干道以及背街小巷的市容秩序整治,抓好人民广场、东方红广场、焦作火车站等重点部位的市容环境整治,不断改善城市面貌。
然而,集中整治只是治理“城市病”的手段之一,像这种运动式、突击式的城市管理模式,无法实现长效管理。要想管理好城市,制度建设是保障。为综合运用各种手段进行科学管理,去年,市城管委结合我市实际,经过认真研究,出台了一系列城市管理文件,包括《关于进一步推进城区市容秩序整治建立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的意见》《焦作市城区“门前五包”责任制管理办法(试行)》《焦作市城区早餐摊点管理暂行规定》《焦作市城区夜市管理暂行办法》等,为做好城市管理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要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目标,制度落实是关键。今年,市城管部门将全力推动《焦作市城区“门前五包”责任制管理办法(试行)》《焦作市城区早餐摊点管理暂行规定》《焦作市城区夜市管理暂行办法》等地方性政策法规的落实,推动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转变、突击整治向长效管理转变,促进城市高效有序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