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冬)全国两会正在召开,会上,来自我省的全国人大代表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建议,国家应该加快太极拳申遗的进度。该消息经本报新媒体平台推送后,在我市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支持。
10年前,太极拳便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近年来,我市在太极拳文化产业也投入了大量专项扶持资金,加快建设了一批高标准的太极文化场馆设施,并在公众媒体和大型赛事中不断加强对太极拳的宣传。然而,太极拳在申请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道路上却遭受挫折。在此次全国两会上,来自我省的全国人大代表说,太极拳看起来是武术,实际上也是哲学的一种,柔中有刚,刚中有柔,刚柔相济包涵了很多的哲学思想在里面。大家应该一起呼吁这件事,建议文化部把太极拳排在申遗进度的第一位。
本报新媒体平台推送此消息后在我市各界引起强烈反响,不少人纷纷发帖表示支持。
@山药哥赵作霖说,太极拳申遗,步伐确实应该加快。
@歌手杨娜说,支持家乡太极拳申遗。
@北回归线说,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也是世界的优秀文化遗产,现在世界各国有不少人在习练太极拳,太极拳申遗有广泛的民众基础,太极拳申遗正当时。
市政协委员、市第三人民医院财务科科长马红梅说,在焦作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响亮提出大力发展太极拳文化产业,建设“世界太极城·中原养生地”的宏伟目标,这将太极拳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虽然,我市在2008年便启动了太极拳申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太极拳迄今仍未能成功申遗。加快太极拳申遗,建设国家级太极文化中心对太极拳文化传承和我市经济发展而言有着重要意义。她建议,国家文化部等有关部门应加大对太极拳申遗的支持力度,对太极拳申遗进行优先申报,增强太极拳的影响力,进一步弘扬太极文化;我市应将太极拳人才的教育培养纳入学校教育序列,培养一批高素质有文化的太极拳传承人,逐渐走上太极拳产业化发展的道路;我市应加强国家级太极文化中心的宣传,举办国际性的太极拳赛事,将太极文化与焦作山水结合起来,提升太极故乡的知名度,进一步弘扬太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