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婧 实习生刘璐)非法行医、违规执业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昨日,记者从市卫生计生监督暨食品安全工作会议上了解到,去年全市共检查医疗机构9049户次,立案查处医疗机构违规行为537起,查处无证行医案件15起。今年,我市将进一步加强医疗市场监管,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大力推进“智慧卫监”,实现执法全过程留痕和全程可追溯,维护群众健康权益。
为强化医疗市场监管,净化群众就医环境,去年,我市保持打击非法行医的高压态势,严格落实无证行医“黑名单”制度,每季度定期在市卫生计生委网站公布无证行医人员信息,引导群众安全就医;加强医疗市场暗访督导工作,分组分区对各县(市)区打击非法行医工作进行暗访,并对暗访结果进行反馈,督导辖区及时核实、整改。
与此同时,全市各级卫生计生监督部门重点开展了各级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登记管理、医疗废物处置、消毒产品等监督检查工作,着力解决执业过程中存在的违法违规问题,增强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依法执业意识,提升依法执业水平,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今年,我市将从六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对医疗市场的监督管理:加强医疗行业监管,查处违法行为,大力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秩序;开展“亮剑—跨年行动”,依法严厉打击违法开展医疗美容、口腔诊疗等行为,为人民群众营造安全放心的医疗服务环境;以消毒隔离为重点,开展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监督,督促医疗机构严格执行各项规范,保障医疗安全;加快推进放射卫生专项整治,市县分级管理和属地管理相结合,市级监督执法机构加强督导检查,确保全市放射诊疗机构专项整治全面达标;认真落实医疗监管“五项制度”,加强联合执法,确保医疗监督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积极探索推进山阳区基层医疗机构“八统一”规范化管理,提高基层医疗机构依法执业水平,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我市将大力推进“智慧卫监”。在卫生计生监督系统推进移动执法终端使用,并确定了推进时间表,明确市卫生计生监督局要在4月底前完成手持移动执法终端业务硬件配备、系统业务培训、测试使用及正式使用工作,并指导县级监督机构推广应用手持移动执法终端。通过移动执法终端的使用,探索建立健全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实现执法全过程留痕和全程可追溯,提高监督执法效率。同时,我市各级卫生计生监督部门将在全市推广监管信息二维码公示制度,全面推广使用微信公众号,保障公众的知情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