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小豹
一组组数据排列成了跳动的音符:在强力开放招商的推动下,马村区2016年共签约投资1亿元以上项目27个,合同金额246.7亿元,履约率达100%,开工率达88.9%,资金到位率达15.9%。
一个个项目铸造了恢宏的场景:河南国隆实业装配式建筑、中利腾晖农光互补、马村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壹代天骄安居工程等一大批重点项目依然在如火如荼建设中,处处彰显着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活力。
一项项目标任务繁重而又光荣:今年全区共安排重点项目75个,总投资408.7亿元。其中,省重点项目5个,总投资63.3亿元;市重点项目10个,总投资82.2亿元;区重点项目60个,总投资326.5亿元;重点推进国隆实业装配式建筑、国钛实业宽幅钛合金、大龙网跨境电商产业园、中铁物流嘉寰产业城等项目……
一夜好风吹,新花一万枝。阳春三月,春风送暖。放眼马村大地,处处项目开花。2016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马村区深入贯彻落实市十一次党代会、市“近学许昌、远学扬州”动员会精神,强力实施“环境立区、商贸兴区、工业强区”三大战略,发扬“自强不息、开拓创新、奋发有为、勇争一流”的马村精神,以破釜沉舟的勇气、克难攻坚的毅力,立足区情实际,全力争先进位,持续创新驱动,开辟了跨越发展的新境界。
无论身处机器轰鸣的车间,还是塔吊林立的工地;无论是在日新月异的工业园区,还是车水马龙的城市腹地,都能聆听到马村区急切奋进的跫音。一个个已经建成投产或正在建设的重点项目,正在储备潜能,集聚后劲,撑起新一轮经济社会跨越赶超的脊梁。
持续发展 打造项目引擎
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主引擎,马村区时刻保持在项目建设上的热度和速度。
2016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该区深入贯彻落实市十一次党代会、市“近学许昌、远学扬州”动员会精神,强力实施“环境立区、商贸兴区、工业强区”三大战略,发扬“自强不息、开拓创新、奋发有为、勇争一流”的马村精神,以破釜沉舟的勇气、克难攻坚的毅力,立足区情实际,全力争先进位,持续创新驱动,保障改善民生,开辟了跨越发展的新境界。
去年,该区坚持“发展为上,项目为王,企业家为大”的理念,抢抓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机遇,创新招商方式,以产业招商为主导,实施招大引强工程,全方位优化投资环境,倾力打造招商引资“强磁场”。
该区紧紧围绕加快构建特色现代产业体系的目标,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以产业链招商为敲门砖,加大对生物医药、商贸物流、文化旅游和光伏现代农业等特色产业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引导辖区行业龙头企业大力开展建链、延链、补链招商,着力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板块,不断放大产业集群效应,引导经济奔向“绿富美”,带动产业走向“高大上”。同时,该区围绕生物医药、铝精深加工制造、现代商贸、文化旅游等主导产业,大力开展精准招商、以商招商、务实招商,主动走出去、积极请进来,全力打造“投资马村、马上就办、马到成功”品牌,实现了招大引强的新突破。
2016年12月15日,该区在上海市成功举办区情说明暨项目签约活动,共签约项目10个,总投资155.2亿元。据统计,该区全年共签约1亿元以上项目29个,合同金额246.7亿元,履约率达100%,开工率达40.6%,资金到位率达15.1%。市政府分别与旺力集团、重庆大龙网,马村区政府分别与中建七局、中铁物流等央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实现招大引强的新突破。投资60亿元的焦作文化旅游产业基地、投资30亿元的九里山文化产业园等大项目顺利签约,实现产业转型的新突破。中晖生态光伏农业、丽珠集团头孢项目、泓冶特种新材料等1亿元以上项目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建成,实现建设速度的新突破。
一个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一批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发展引擎。在新一轮如潮涌动的项目建设中,全区上下正以时不我待、快马扬鞭的精神状态,掀起新一轮建设高潮,为加快转型、绿色发展、跨越提升撑起坚实的脊梁。
高位推动 跑出马村速度
高位推动,高位协调,高位督办。这是该区推动重大项目建设的醒目特征。
该区区委书记翟耀南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重点项目和企业是区域经济的底盘、支撑和后劲。只有常抓不懈,推动区位一体、产城共荣,才能实现大跨越、大发展。区委副书记、区长黄腾也明确要求:各级各部门要深入开展“进企业、送服务、解难题”活动,确保开工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受益。
蓝图绘就,更须久久为功。形成合力,必须上下同欲。在该区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锐意进取、实干苦干,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该区坚持“项目为王”,扎实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严格落实市委书记王小平提出的“四个一”推进机制和“五包”责任制,成立重点项目建设指挥部,下设10个推进组,由区级领导牵头分包,区直单位主体推进,实行重点项目建设周例会、月督导、季观摩、半年讲评、年终考核制度;成立产业集聚区、特色商业区2个工作委员会,完成“两区”与辖区街道办事处行政套合工作,进一步理顺了关系、压实了责任、凝聚了合力、有效保障了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
该区多次召开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和专题会议,研究重点项目工作,完善工作机制,强化督察考核。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还经常深入建设工地了解项目进展情况,研究推进事宜,协调解决有关问题,有力地促进了重点项目建设。
领导上阵,更是推进项目建设的一道景观。对重大产业及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由该区各区委常委挂点联系。各区级领导主动深入企业,走进工地,齐力推动协调。
越是面对挑战,越见担当本色。针对续建项目中遇到的资金、土地、手续办理等难题,该区各级各部门全程跟踪问效,对每个续建项目制定时间表,实施目标倒逼,促使项目建设在提高质量的同时多完成投资,提前竣工投产,早日见到效益。齐心协力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已成为该区“一号工程”。
上下同欲者胜。2016年,该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3%,三产增加值同比增长10.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4%。
成绩来之不易,凝聚了全区上下参与服务重大项目建设的智慧和心血。一个个重大项目落户马村,一项项重点工程陆续投产,汇聚成一股奔腾的力量,成为推动马村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强大引擎。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马村区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