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在孟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乡(街道)处和市直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孟州市产业集聚区紧紧围绕该市市委、市政府“1834”总体工作思路,坚持把产业集聚区建设作为“八大工程”建设之首,按照“保十强晋三星、打造千亿级产业集聚区、争创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目标,突出“发展为上,项目为王”的发展理念,倾力培育三个主导产业,致力抓重点、出亮点、创特色,精准发力,担当共为,绿色创新,实干兴区,经济发展总量和发展质量再上新台阶。
2016年,孟州市产业集聚区经济运行态势良好,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平台建设稳步推进:入驻企业42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16家;完成主营业务收入805.6亿元,同比增长14.4%;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6亿元,同比增长31.1%;完成税收7.05亿元,同比增长31.4%;吸纳从业人员8.5万人,同比增长13.1%;产业集聚区共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0个,累计实施亿元以上项目31个,其中续建项目8个,新开工及落地项目17个,在谈及谋划项目6个;累计建成标准化厂房25.7万平方米,建成搬迁社区、公租房等5万平方米,建成道路16.5千米、雨水污水等各类管网37.6千米,新增绿化面积900多亩。
抓规划调整,发展建设更趋科学
孟州市产业集聚区牢牢抓住“五规合一”的历史机遇,通过多方努力,产业集聚区“五规合一”方案正式通过省发改委审批,规划面积由21.59平方公里扩增至29.6平方公里;积极对接“五规合一”调整方案,编制完善了产业集聚区发展总体规划、总体规划环评报告、控制性详细规划等相关规划,启动编制了两个中小企业园区规划初稿和常付路两侧城市规划设计初稿;启动了主导产业调整完善相关工作,先后12次对接河南省、焦作市发改委,完善上报了《孟州市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调整方案》。
去年11月10日,经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工作例会初步研究同意,将孟州市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调整为装备制造、生物化工和皮革制造业。
抓项目建设,投资规模快速扩大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作为支撑发展的主抓手,作为拉动投资的主动力,引进总投资4.5亿元的河南鼎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树脂新材料等亿元以上项目10个;电动汽车产业园项目和石化园区甲醇现代物流园等6个项目正在洽谈。
培育壮大本土龙头企业。重点启动建设了隆丰毛皮产业园等亿元以上项目8个;启动建设了德众跨境电商小镇、金山公司年产20万吨合成氨等一批重点项目;谋划实施了中原GKN发动机曲轴、广济药业年产4万吨异VC钠等一批龙头企业新上项目。
围绕产业链条延伸。依托规划建设了装备制造、毛皮加工、生物化工、电子信息、新材料、锁具、食品、石油化工、中小企业等产业园区,全年累计实施总投资10.9亿元的天翔电力设备生产基地、总投资6.9亿元的兆旺公司年产40万吨新型燃料等亿元以上项目10个。
按照“谋划项目抓落地、落地项目抓开工、续建项目抓投产”的工作思路,对重点项目逐一研究分析,查找影响项目推进的问题症结,拿出具体解决办法,限期办结,项目推进质量速度进一步加快。
抓平台建设,载体功能不断完善
重点推进了4条道路建设,韩园东路、汶水路2条道路已建成通车;常付路扩宽改造高速路口至中原GKN公司段已基本建成,中原GKN公司至斗鸡台段正在进行人行道铺设;联盟路已铺设雨水管网1000米,振兴路至二广高速段已正式开工建设。
全年共实施配套设施工程7个,龙腾河南污水管网已建成投用;新苑小区16栋住宅楼已竣工验收,4栋正在建设,小区配套的水、电、绿化等设施均已按期建成投用;建业路下游雨水管网即将建成;常付线改造升级工程已正式启动;石化园区电力公司110千伏变电站已完成选址,已报送至省电力公司审批。
围绕争创全省十强产业集聚区,对常付路沿线进行了集中整治,累计涂白墙壁9万多平方米,拆除更新门头招牌700多个,拆除沿线违章违法建筑260多间,清理占道经营摊贩173个,清理建筑、生活、工业垃圾8000余立方米,修缮沿线路灯189盏,喷涂搭建大中小型户外宣传板面146个,完成了常付线全线弱电入地工作。
对产业集聚区企业内部和道路两侧进行绿化,栽种了法桐、雪松、红叶石楠和大叶女贞等苗木,全年共绿化面积900多亩。
抓科技创新,内生动力显著提升
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积极践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统筹推进创新创业体系与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创新能力和经济转型升级内生动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充分发挥孟州市高新技术创业中心作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引领作用,建成孵化场地5.3万平方米,累计孵化企业40家,毕业企业16家,实现专利46项、高新技术产品13项、科技成果转化22项。
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扶持区内企业申建各类创新平台、申报重大科技专项、强化科技成果鉴定,完成专利申请量390余件,其中皓泽电子、中原内配申请量分别达到61件和35件,较2015年分别增长91%和40%。
倾力打造科技创新示范企业,成功申创了河南省皓泽电子有限公司和河南中原活塞股份有限公司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园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7家。同时,企业累计投入研发经费达5.4亿元,向上积极争取各级各类政策性资金446万元,其中大地合金获河南省重大专项后续资金200万元;吉凯恩公司获河南省科技型企业培育瞪羚企业补助资金100万元;皓泽电子获科技小巨人补助资金46万元;华兴公司获焦作市科技重大专项后补助资金100万元。
抓管理运行,体制机制逐步理顺
组建了产业集聚区党工委和管委会“一办五局”,产业集聚区党工委书记、副书记分别由孟州市委书记、市长兼任,市委副书记分管产业集聚区工作,市委常委、市委办主任主持产业集聚区行政日常工作。建立了“工作责任目标、工作落实台账、重点工作领导分包、解决问题周例会、工作推进督查评比、工作成效严格奖惩”环环相扣的工作推进机制,避免了工作棚架,提高了工作效率。截至去年11月底,产业集聚区累计召开周工作例会36次,协调解决第二污水处理厂技改、昌佳化工搬迁、污泥堆场移交、阳光运动城劳资纠纷、改质沥青项目占地、低压铸造升液管项目占地等问题128件。
抓瓶颈破解,保障能力日益增强
按照土地总量平衡、有效保护耕地的政策要求,对产业集聚区内停建项目以及圈而未建项目,成立专门组织,逐个盘点,进行资产收购或“腾笼换鸟”,有效盘活区内存量土地。其中,已扶持隆丰公司收购奥森老厂区150亩土地,收购明仁科技公司70多亩土地;多次协调洽谈了西泠电器项目退出及整体收购事宜,退出后可盘活350亩低效利用闲置土地。
积极引导社会资本通过PPP、融建一体等方式累计为企业、基础设施建设融资22.8亿元。推动上市募资,将隆丰皮草、金山公司、大地合金、广济药业、奥森公司等重点企业列为上市后备企业,积极联系中介组织深入企业,搭建对话平台,推动企业上市。参照焦作市做法,由孟州市财政出资3000万元,引进社会资本7000万元,建立了中小企业应急转贷平台。去年以来,已帮助11家企业办理转贷业务13笔,融资1.23亿元,解了企业燃眉之急。
抓服务提升,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严格按照《关于支持工业经济发展的30条意见》精神,在财政奖励、融资、生产成本、要素保障等方面对企业提供支持,降低企业成本,让企业“轻装上阵”。
对产业集聚区内新上项目实行预审备案制,通过预审的项目可边建设边办理手续,为项目前期手续审批及建设开通了“高速通道”,并对重大项目实行特事特办、急事即办,有效提升了服务效率。
坚持每月从工商、税务、质检部门收集新增、变更、注销(吊销)单位电子版资料,与集聚区名录库进行对比,对产生的新增、变更、注销单位,利用电话查询和实地查询的方式进行核实,从源头上确保基本单位名录库中数据的质量。
拟定了《关于加强孟州市产业集聚区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宣传;建立完善了日常监督检查制度、事故隐患和危险源管理制度、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确保了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同时,按照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要求,成立了三个专项督导小组,对重点防范的企业、项目、工地明确专人负责,强化责任,加强巡逻,密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