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攻坚,创新发展,眼下,一场深刻的变革正在解放区健康产业园区5.1平方公里土地上深化,使辖区1100余户近5000人享有越来越多获得感。
2013年12月19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同意焦作市人民政府请示,将小北张村、灵泉陂村、郭村、后庄村4个建制村划归解放区管理,解放区健康产业园区(原解放工业园区)应运而生。这是当时市委、市政府站在全市发展的战略高度,为解决解放区发展空间不足问题,经过慎重研究后作出的重大决策,并于2012年提请市人大、市政协两会讨论审议通过。
3年多时间,在历史长河里只是一瞬间,解放区健康产业园区党委一班人紧紧抓住这1100多个日日夜夜,紧紧抓住转型发展的历史机遇,争分夺秒,负重奋进,按照“整体工作上台阶、重点工作争一流、特色工作树形象”的要求,在基层党建、脱贫攻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把为民服务的成果实实在在地“立”在园区大地上、“写”进群众心坎里,用“辛苦指数”换取了群众的“幸福指数”。
党建发展齐抓,干部好作风回来了
该园区成立之初,所属4个村来自不同的区县,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干部作风拖沓等问题比较严重。园区党委一班人认识到,要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必须全力以赴把农村党组织打造成战斗堡垒、把村干部培养成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领头人。
该园区从建章立制入手,在基层党建、招商引资、治安维护等方面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既保证制度上墙,又保证制度落地,有效调动了各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后庄村党支部书记郭肖牛感慨地说:“以前一年开不了两次会,现在每周一到园区开会、汇报工作雷打不动。原来开会村干部总是迟到,现在没人迟到,因为园区领导早早到会议室,谁还好意思迟到呢?”
党员干部作风硬,许多以前的老大难问题便迎刃而解。小北张村有一家该村村民经营的羽毛粉碎厂,收集家禽羽毛粉碎后出售,生产过程中散发刺鼻的气味,污染大气环境。灵泉陂村一废旧物品回收市场脏、乱、差问题严重,群众意见很大。去年年底,该园区组织党员突击队,在公安、环保部门配合下,连续奋战23个小时,依法取缔上述羽毛粉碎厂和废旧物品回收市场,拆除机器设备,将现存物料全部清运处理,做到了场清地净。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村干部服务好不好、能力行不行,俺心里有杆秤。”灵泉陂村村民和长明说,“与原来相比,如今村干部的作风真是变了,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好事,党的好作风又回来了!”
倾注真情实意,帮扶帮到贫困户心坎里
由于历史原因,该园区的4个村集体经济薄弱,群众缺乏致富门路,集中了解放区所有农村贫困人口。该园区党委一班人认识到,精准扶贫是民心工程、民生工程,必须多做雪中送炭、雨前送伞的事,少做锦上添花的事。
该园区对贫困户实行一户一档管理,把各户的住房照片、残疾证、大项支出票据等复印留存归档,确保帮扶帮到点子上。去年11月,园区派人、派车帮贫困户刘建忠销售玉米1380公斤、白菜360公斤、萝卜300公斤,使刘家增收3220元。去年12月,园区帮因病致贫的贫困户陈小根争取国家彩票公积金项目,办理了免费服药手续。
该园区领导深知,需要借助民政、住建、教育等部门的力量,才能把扶贫的事情办好办实。为此,园区与解放区民政局结合,将贫困户中享受低保补贴人员的补贴标准全部提至最高等级的每人每月280元;与解放区住建局结合,将张九学、韩献忠、李德义等5户纳入2016年危房改造计划,每户分别补贴改造资金5000元,目前各户危房改造均已完成。
截至2016年年底,该园区8户共33名精准扶贫对象全部实现了脱贫。
夯实基础,园区明天更美好
经过3年多持续不断的努力,该园区各村在基层党建、脱贫攻坚、基础设施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为转型提升、快速发展夯实了基础。
下一步,该园区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加快建设国内知名养生基地、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的新要求,以大沙河、新河、灵泉湖等水系资源为依托,以新河商务区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以“医、养、食、药、学、游”为主的大健康产业。医即以按摩、针灸等为主的中医治疗产业;养即以养老、托老为中心的养老产业;食即以养生为主的养生餐饮产业;药即以“四大怀药”为主的药材种植业;学即以养生培训、中医培训、太极拳武校等为主的养生培训产业;游即以果树采摘、特色旅游为主的休闲观光业。
该园区把引入龙头企业作为衡量招商成效的核心标准,把优化环境作为开放招商的生命线,研究吃透、用足用好上级政策,推进政策创新,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政策环境。“园区目前已有三大板块初具雏形,一是依托灵泉寺、龙王庙等历史人文景观打造的历史文化板块,二是依托生态优势打造的休闲旅游观光板块,三是依托灵泉湖、新河、大沙河打造的‘水经济’板块。”该园区管委会主任王会来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