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郭树勋 通讯员童传军)3月6日,示范区召开城中村改造工作推进会。会议强调,全区上下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落实责任、明确重点、强化保障,全力推进城中村改造工作。示范区党工委书记李平启主持会议,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陈湘以及示范区、高新区部分班子成员,区直各部门和李万街道、文苑街道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议听取了区城改办、李万街道、文苑街道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下一步工作安排的汇报。区领导就分包城中村改造项目分别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李平启在讲话中强调,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快城中村改造,不仅能使广大农村群众更快地融入城市生活、更多地享受发展成果,还能整合各类资源,腾出发展空间,提升城市品位。因此,城中村改造不仅是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更是示范区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现在不是愿不愿干、想不想干的问题,而是必须干、怎么干好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全区党员干部务必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按照“说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难也不变”的要求,坚定不移地把城中村改造工作推向深入。
二要进一步落实责任。城中村改造涉及面广,必须树立全区一盘棋思想,区、街道、城中村三级联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李万和文苑街道是城中村改造的责任主体、工作主体,要把这项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重头戏、主战场,作为一把手工程,安排好宣传发动、方案讨论、附着物清点、协议签订、“四议两公开”等工作。区城改办要抓好综合协调、督促检查等日常工作。要健全完善推进机制,跟踪掌握工作进展情况,研究制定推进措施,针对改造中的普遍问题、重大问题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分包领导要切实负起责任,靠前指挥,进村入户了解情况、研究方案、督促进度、解决问题,对于所分包城中村的工作进度、存在问题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分包单位要定期研究、推进城改工作,协助街道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组织精干力量,走村入户、深入扎实开展群众工作,真正与群众打成一片。具有审批职能的单位要畅通项目审批的绿色通道,加强协调配合、信息共享,为城改项目审批创造高效、快捷的条件。区规划分局要增强超前意识、精品意识,公开征集具备较高资质的设计单位,高起点规划设计安置小区,对房屋面积、户型设计、容积率、绿化率等要充分征求搬迁群众意见,力求让多数群众满意;要提前谋划、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项目前期规划手续办理工作,确保不影响项目开工建设;要加大对城中村私搭乱建行为的巡查、管控和打击力度,坚决遏制新增违法建设现象。
三要进一步明确重点。按照市里要求,示范区有17个村需要改造,列入今年计划的有14个村,其中4个村今年要开工建设,任务相当繁重。要把今年开工的4个村作为突破口,全力攻坚、重点突破,为城改工作开好头、起好步。当前重点工作是宣传好改造政策,安排好工作计划,解决好遗留问题。
四要进一步强化保障。要强化资金保障。区财政局要吃透上级政策,利用政府购买服务、PPP、政策性银行贷款等多种模式,加强项目融资,为城改工作提供金融支撑。要强化队伍保障。要将城中村改造作为提升干部能力的主战场,把年轻干部、后备干部配备到征迁工作一线,在城中村改造中发现、培养和检验干部,对于在城中村改造中表现突出的干部要优先提拔、优先重用。要强化制度保障。对城中村改造中的问题,要尽最大努力、在最短时间内研究解决。要完善现场协调、专题办公制度。要强化纪律保障。要强化资金监管,加强干部管理,教育引导各级干部守纪律、讲规矩,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把每个改造项目都打造成民心工程、廉洁工程。
就下一步城中村改造工作,陈湘要求,一是提高认识,坚定信心。城中村改造是市委、市政府2017年10件实事之一,是市委、市政府交给示范区必须完成的民生任务。目前,融资条件很有利,社会资本的投资热情很高,十分有利于城中村改造。二是加强宣传,形成共识。要通过不断宣传,与群众面对面地深入做好群众的工作,让广大群众融入城中村改造中来。三是完善机制,加快推进。要积极主动。对于城中村改造工作,全市每月要观摩、考评,每个项目要有一套班子,分包领导及分包局委一把手要积极主动深入现场,强力推进,强化责任。各级各部门要增强责任意识,按照城改工作预定的推进时间节点理清职责,对属于自己的事情不折不扣地完成。底数要清。对涉及的各类数据,要做到心中有数,做到精、细、准。对改造政策,要不断研究、不断学习,当好宣讲员、培训员。要完善方案。对涉及的遗留问题,区城改办牵头,区直各部门配合,依法依规尽快拿出解决办法,予以合理解决。要加强督导。城中村改造是一项艰难的工作,万事开头难,每月要协调一次,定下来的事情要形成决议,区管委会办公室、城改办要督查办理、进行通报。广大党员干部要齐心协力,在全市城中村改造工作中作出示范,力争走在全市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