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驱动不具备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随着我国对自主创新的愈加重视,要素驱动带来的诸多问题日益显现。
●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催生了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一定要厘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该是市场的,一定要归于市场,是政府的事情,政府一定要责无旁贷。
“每个人在每一天对每一件事都可以进行创新,这样日积月累起来的成果是很可观的。”昨日下午,在焦作市经济转型专题研修班上,深圳市科创委主任梁永生以《改革驱动创新创新驱动发展,闭环螺旋上升》为题,为学员们上了一堂精彩生动的创新课。
何为创新?为何创新?深圳市是如何进行创新的?梁永生对此娓娓道来,把深圳市的创新经验分享给广大学员。
“通常意义上讲,创新包括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和要素创新等,按照钱学森先生提出的理论,科技创新包括三类: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以及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梁永生说。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为何是创新驱动,而不是要素驱动?梁永生说,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较弱,要素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要素驱动主要指依靠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比如土地、资源、劳动力等,来促进经济增长,这是一种从市场对生产要素需求中获取发展动力的方式。但相对于创新驱动来说,要素驱动不具备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随着我国对自主创新的愈加重视,要素驱动带来的诸多问题日益显现。
“在创新驱动中,科技创新是第一位的,其余各项创新都是围绕科技创新进行的。”梁永生说,“从形势和现状方面分析,科学技术已从微观到宏观各个角度向纵深演进,学科多点突破、交叉融合的趋势日益显现,新兴学科不断涌现。物质结构、宇宙演化、生命起源、意识本质等一些重大科学问题取得了原创性突破,并开辟了研究新方向。信息网络、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清洁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等领域呈现群体跃进的态势,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催生了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梁永生认为,全球创新、创业进入活跃期,人才、知识、技术、资本等创新资源在全球流动的速度、范围和规模达到空前水平,创新活动网络化、全球化特征更加突出。世界创新版图正加速重构,创新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
“一段时间以来,由于深圳市地价上涨,不少中小企业出于成本考虑,纷纷逃离此地。这些企业普遍存在人才缺乏、技术瓶颈、资金匮乏等问题。对此,深圳市政府通过对接高科技人才、投入扶持基金等方式支持企业发展,使很多企业留在了深圳。”梁永生说。
梁永生表示,正因为深圳市的创新主体在企业,所以一定要厘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该是市场的,一定要归于市场,是政府的事情,政府一定要责无旁贷。
深圳市政府如何抓好企业创新工作?梁永生说,一是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规划建设国家实验室和重大科技基地基础设施,创新科技资源配置机制,布局新兴产业集群等;二是建设综合创新生态,推进人才工程,完善市场化、国际化人才评价机制,建设全球创新金融中心,构建全链条创新服务体系,打造国际创客中心等;三是建设全球创新网络,打造国际创新资源集聚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等。
图为梁永生在讲课。
本报特派记者 赵耀东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