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新定位带来新机遇,新目标开启新征程。3月8日至10日,山阳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该区机关会议厅召开。
会议听取、审议并通过了《山阳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山阳区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计划(草案)的报告》《山阳区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山阳区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山阳区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审查并批准了《山阳区2016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和2017年计划的决议(草案)》及《山阳区201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7年财政预算的决议(草案)》。会议表决通过了区十届人大一次会议选举办法,开展了换届风气测评,选举产生了山阳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委员;山阳区人民政府区长、副区长;山阳区人民法院院长和山阳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新当选的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区政府组成人员以及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分别进行了宣誓。
山阳区委副书记、区长李建超代表区政府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共分四个部分:一、五年工作回顾;二、今后五年政府工作思路;三、2017年重点工作;四、持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报告指出,过去的五年,区政府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着力抓好稳增长调结构、抓招商推项目、建平台促集聚、统城乡强城建等八大重点工作,较好完成了区九届人大历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保持了经济社会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山阳区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和“全省最具投资价值先进区”等称号。
报告指出,未来五年,山阳区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市十一次党代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区九次党代会、区委经济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坚持“一个统领”,狠抓“四项载体”,按照“三产带优二产、产城融合发展”的思路,着力推动改革创新,突出项目建设,加快城市改造步伐,强力推进生态建设,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美丽山阳,积极打造城区发展新高地,勇当焦作跻身“第一方阵”的主力军。
报告指出,2017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进出口总值保持稳定,节能减排、环保等完成市定任务。
报告强调,2017年要重点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狠抓项目建设,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全年安排重点项目96个,计划当年完成投资100.6亿元。特色商业区规划建设现代新型商业综合体,产业集聚区着重引进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发展预期好的现代装备制造等项目。二是精心招商选资,积蓄发展后劲。集中引进建设一批龙头型、科技型、基地型、品牌型“四型”项目。三是加快载体建设,增强发展动能。特色商业区要全力服务“引金入焦”工程,引进更多的金融企业和高端服务业,大力引进地区总部经济。产业集聚区要加快基础设施和项目建设。四是实施城市改造,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确保各项基础重点工程按计划推进,全面启动南水北调城区段绿化带改造提升工程。五是推动改革创新,激发发展活力。深入推进投融资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加快推进“放管服”改革,推进财政制度改革。六是坚持绿色发展,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统筹开展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加强城乡生态廊道、绿地建设。七是切实保障改善民生,不断提高人民满意度。八是夯实基层基础,确保社会大局稳定。推进“334”楼院协商治理模式,抓好安全生产,深入推进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
报告要求,政府要进一步增强“四种意识”,全面开展“质量、效率、法治”落实年活动,积极主动作为,敢于创新担当,争创高标一流,坚持依法行政,始终廉政勤政,确保完成全年的各项目标任务。 (杜永兵)